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传说中“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汗血宝马是否存在

日期: 来源:西安京和动物医院收集编辑:宝马

根据《史记》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 传说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惊人,不但能日行千里,疾速奔跑后肩膀和脖子会流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汗液。故称“汗血宝马”。为争夺汗血马种,汉武帝曾两次发兵大宛国。

最初,汉武帝派百余人的使团,带着一具用纯金制作的马前去大宛国,希望以重礼换回大宛国的种马。到达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大宛国王是爱马心切,不肯以大宛马换汉朝的金马。汉使归国途中金马在大宛国境内被劫,汉使被杀害。汉武帝大怒,遂作出武力夺取汗血宝马的决定。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率领骑兵数万人,行军4000余公里,到达大宛边境城市郁城,但初战不利,未能攻下大宛国,只好退回敦煌,回来时人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

3年后,汉武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军远征,带兵6万人,马3万匹,牛10万头,还带了两名相马专家前去大宛国。此时大宛国内发生政变,与汉军议和,允许汉军自行选马,并约定以后每年大宛向汉朝选送两匹良马。汉军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马3000匹。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玉门关时仅余汗血马1000多匹。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夺取“汗血宝马”?

中国人虽很早开始养马,对农业民族来说,养马主要是耕田运货,能负重就好,不要求速度。春秋时期战争频繁,打仗时也用马,主要是用马拉战车,人站在车上作战,战车对速度的要求也不大。汉武帝时连年对匈奴用兵,在茫茫草原上追逐搏杀,需要速度快又有耐力的良马,中国缺少这样的优良马种。而汗血马体形好、善解人意、速度快、耐力好,适于长途行军,非常适合用作军马。

那么,“汗血宝马”真的存在吗?为何“流汗如血”?是否真的“日行千里”?

马史专家认为,汗血马其实就是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纯正的马种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土库曼斯坦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马形象置于国徽中的国家,国徽正中间就是一匹金色汗血宝马,想进口汗血宝马必须得有土库曼斯坦总统令。由于汗血宝马数量稀少,市场上的价格非常昂贵。

汗血宝马通常体高1.5米左右,体型饱满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灵优雅、体形纤细优美,再衬以弯曲高昂的颈部,勾画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线。

“流汗如血”其实是一种文学上的形容。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感觉是在流血,而马肩膀和脖子是汗腺发达的地方,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汗血宝马在疾速奔跑后肩膀和脖子流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汗。

一般来说,马的极速是每天150公里左右,最多也不过200多公里。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0公里。 经测算,汗血宝马在平地上跑1000米仅需要1分07秒。汗血宝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一天也只需饮一次水,因此特别适合长途跋涉。

如此看来,汗血宝马只是史书上的一种传奇,而所谓“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也只是一种美丽的传说。

相关阅读

  • 中年以后,不管有钱没钱,都别让自己太闲了

  • 古人常说:“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又说:“人闲是非多,百忙解千愁。”由此可见,中年以后,不管有钱没钱,都别让太闲了。不如将自己当
  • 蒲鹰:见证高端曲轴的诞生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进 从2004年至2022年,53岁的蒲鹰见证了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达股份”)三代曲轴制造工厂的蜕变。最初,他只是第一代生产线上的
  • 存机油起火隐患!宝马召回498辆摩托车

  •   中新经纬12月23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23日消息,日前,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

热门文章

  • 三国真相:赵云其实不算是蜀国的五虎上将!

  •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
  • 来了解一下8个常见的日本姓氏背后的涵义吧!

  • 姓氏在日本文化里是十分独特而有趣的一部分。你知道日本常见的大众姓氏其实是19世纪后期才陆续出现的吗?另外这些姓氏的背后都透露出日本文化中宗教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如果

最新文章

  • 哈里新书自曝吸毒,恐将被禁止入境美国

  • 极目新闻记者 孙喆据英国《每日邮报》8日报道,英国哈里王子在即将出版的新书《Spare》中爆料自己曾吸毒后,有专家警告说,哈里王子可能会因此被禁止入境美国,他的签证也“面临风
  • 与Hishorts!同行的创作者们

  • 2022年的最后一周,在还有些许冷清的鼓浪屿上,阳光与海风却很温柔。这与落地于此的Hishorts!厦门短片周相映成趣——今年来到现场的创作者、从业人员或观众都比往年少了很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