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少年苗族说,少年兴则民族兴,少年强则民族强

日期: 来源:话说苗家收集编辑:苗族

我苗族,古老之民族,至今五六千年之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可谓历史悠久。

苗族

我苗族乃最早种稻之民族。我苗族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常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以女性为首领的情况,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从一些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中,还能看出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血缘婚到对偶婚的演变痕迹。秦汉以后,封建王朝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建立郡县,实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羁縻政策。五溪地区的苗族先民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掌握了用木皮织绩和以草实染色的纺染技术,出现了产品交换。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苗族的原社会开始逐渐解体,原来由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公社,已逐渐发展成为地缘关系的农村公社。唐宋年间,苗族逐步进入到了阶级社会,农村公社的首领已有了土地支配权。汉族的封建经济,通过汉、苗等民族间频繁接触,促进了苗族封建社会领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些“蛮酋”、“蛮帅”成为世袭的“土官”,领有大量的土地。在这些“土官”境内的苗民沦为农奴(称为“田丁”),耕种着领主的土地,交纳租赋和服无偿劳役,并须参加领主间的械斗,为其卖命 。

南宋王朝开始用官职来笼络各族首领,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许多土官都受到封赏,后来成为大大小小的土司。

元、明时期,苗族地区的封建领主经济已相当发展。明朝中央政府于弘治十五年(1502)在湖南城步苗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其他地区开始派遣流官。苗族地区地主制度的兴起,又使以领主制度为经济基础的土司政权受到削弱。封建王朝对土司的限权,又使土司制度走向衰落。到明末清初,其他苗族一些地区开始改土归流,使地主经济得到顺利发展。但湘西的腊尔山区、黔东南雷公山和古州山区,仍处于“无君长、不相统属”状态,被封建王朝统称为“生界”。其社会发展仍处于农村公社末期.

清雍正年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对封建领主的瓦解和地主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对“生界”的武力征服,造成了苗族人民大量伤亡,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产力。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兼并和财富的集中日益加剧。乾隆年间,湘西已出现拥有一、二千石谷子的大地主,至嘉庆年间,已出现了七、八千石谷子的大地主。封建领主制到这时才基本上消亡。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苗族地区先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苗族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与其他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作出了贡献。1949年后,苗族地区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自从我苗族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取水

观我苗族之历史,便知我苗族世代以农耕为主,故而发展及其之慢,无更多辉煌之迹象可寻。而我苗族之思想文化更是落后,少有从仕途,更别说当官,造福于我民族。更使我古老之民族文化渐渐失传,文字更是没有流传下来。而今,社会发展如此迅速,日新月异,我苗族在众民族之中,相比之下又最为落后,最为贫穷。究其原因为何?是思想的落后,是文化的落后,当然还有其他次要原因。发展民族之根本在于思想,在于文化,而文化,思想的进步在教育。故想要复兴我苗族,必先使我苗族之思想进步,使我苗族之文化进步,而使我苗族思想、文化进步,必在于教育,故此,振兴民族教育显得比任何事都更重要。而振兴我民族之教育,进步我苗族之思想之文化,重在我苗族少年。苗族少年乃复兴我民族之根本。(此段为苗杰文笔,个人观点)

要想说我苗族的复兴愿望,必先说我苗族少年之重要性,请让我先来说一说人的老与少。老年人常常喜欢回忆过去,少年人则常常喜欢考虑将来。由于回忆过去,所以产生留恋之心;由于考虑将来,所以产生希望之心。由于留恋,所以保守;由于希望,所以进取。由于保守,所以永远陈旧;由于进取,所以日日更新。由于回忆过去,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已经经历的,所以只知道照惯例办事;由于思考未来,各种事情都是他所未经历的,因此常常敢于破格。老年人常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常喜欢行乐。因为多忧愁,所以容易灰心;因为要行乐,所以产生旺盛的生气。因为灰心,所以怯懦;因为气盛,所以豪壮。因为怯懦,所以只能苟且;因为豪壮,所以敢于冒险。因为苟且因循,所以必定使自己走向死亡;因为敢于冒险,所以能够创造我苗族之新世界。老年人常常厌事,少年人常常喜欢任事。因为厌于事,所以常常觉得天下一切事情都无可作为;因为好任事,所以常常觉得天下一切事情都无不可为。老年人如夕阳残照,少年人如朝旭初阳。老年人如瘦瘠的老牛,少年人如初生的虎犊。老年人如坐僧,少年人如飞侠。老年人如释义的字典,少年人如活泼的戏文。老年人如抽了鸦片洋烟,少年人如喝了白兰地烈酒。老年人如告别行星向黑暗坠落的陨石,少年人如海洋中不断增生的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中矗立的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不断延伸的大铁路。老年人如秋后的柳树,少年人如春前的青草。老年人如死海已聚水成大泽,少年人如长江涓涓初发源。这些是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的大致情况。而这也正是苗族少年之重要性。

苗家孩子

有些可悲啊,我们苗族在如今这样的快速发展的社会要如何生存,如何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亟待解决。我苗族家数千万同胞,如今大多数还住在偏僻的山区,不知名的角落,以农耕为业,甚至有不问世事不知今夕是何年者不在少数,有一辈子未走出大山去见见外面美好的世界的,有不会讲现今世界上用的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的,有未用过电不知何为方便的等等,太多太多了。或许有些可悲,那为什么我们不去改变呢?这并不是不能改变,这并不是改变不了?为什么我选择不变?为什么?可悲啊,纵观我苗族五六千年历史,历史多么悠久,民族多么古老。可又出现过多少伟人?伟人可姑且不谈,那我苗族之生活呢,躲躲藏藏,四处逃避,天下为家,无可安身之处,此种种为何?是我民族落后,使是我民族不强大。民族成为等死的民族,人民成为等死的人民。万事已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一切都听凭他人作弄,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反观与我们同样到处手歧视受受打击受暴力侵犯的犹太民族,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民族,较为富有的民族,这又为何?这是教育的结果,更是教育带来的好果。犹太人是非常优秀的民族,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约有30%都是犹太人。

犹太民族为什么如此优秀呢?因为这个民族非常重视知识,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记忆训练。

犹太人对儿童教育的主张和其他国家完全不同。很多国家的教育只是着眼于眼前,例如日本的教育就是为了应付眼前的考试;而犹太人的教育则是着眼于未来。可以说,日本教育的目的是为现代所用,犹太教育的目的是为未来所用,因此两种教育对儿童的期望不同。犹太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创造犹太人的未来、实现犹太人的梦想的下一代。犹太人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开始教他们读《旧约》。在犹太人看来,由于担心孩子不明白而错过教育机会,只是父母一种过分保护而已。为了在孩子身上种下好种子,犹太人让小孩子学习记忆。因此可以说,犹太儿童从一岁半就开始有意识的接受记忆训练了。到了三四岁时,他们开始在私塾里面学习。每个孩子刚走进教室都会受到大家热烈鼓掌欢迎,以让他觉得学习是快乐的;也许他会在打开的书本中发现葡萄,这是为了让他觉得学习是甜美的。犹太人认为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所以孩子四岁时就开始完全的思考行为。那时候,大人会告诉孩子们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不要拘泥于一个想法,因为还有很多的其他的思考方法。与此同时,记忆训练也在继续。孩子到了五岁时就要记住全部《旧约》。《旧约》是一本大部头经典,能全部记住,水平和、就是非常高了。

学习

造成今天我民族落后贫困的结局,文化思想落后是最根本的原因,而文化思想落后的原因正是教育落后的原因。创建未来关键在于苗族少年的,是苗族少年一代的责任。老年人多是守旧思想,并非他们不想改变,而是改变老人的思想,改变其观念相比之下尤为难矣。而我们苗族少年才是新来并将与世界结缘。如租赁房屋的人一样,老年人明天就将迁到别的地方去住,而我们苗族少年今天才搬进这间屋子居住。至于象我们苗族少年人,前程浩浩远大,回顾辽阔深远。苗族如果不能复兴不能发展壮大,那么那么受罪的是我们少年,由我们承受。苗族如果复兴壮大,进步文明,那么享受富裕,享受文明的的辉煌成果,也是我们少年,更是我们万万的子孙后代;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固然是非常不错,但他们几乎已经无能为力,如果他们漠然对待这一问题还可以说得过去。但我们如果漠然地对待这一问题,就说不过去了。假如使苗族的少年果真成为充满朝气的少年,那么我们苗族在未来的复兴文明,它的进步是不可限量的;假如苗族的少年也变思想守旧不思进取的人,那么我们苗族就会没有进步可言,更别谈民族复兴文明,它只会越来越落后,甚至灭亡。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苗族少年身上。苗族少年聪明我民族就聪明,苗族少年富裕我民族就富裕,苗族少年进步我苗族就进步,苗族少年辉煌,我苗族就辉煌。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美丽啊,我的少年苗族,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苗族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斗牛

醒悟吧,我苗族少年,崛起吧,我苗族少年,让我们共创我民族美好之未来,让我们共铸我苗族复兴文明之明天。 (笔者的呼吁)

(苗杰 改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相关阅读

  • 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频道正式上线

  • 绿色中国北京1月8日电(融媒体记者耿国彪 符超)1月8日,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频道正式上线,这标志着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拥有了一个专属的传播平台。该频
  • 新华社:贵州送医送药到乡村

  • 新华全媒+|贵州:送医送药到乡村↑1月6日,医务工作者到六盘水市钟山区青林苗族彝族乡海发村村民家中巡诊送药。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影报道目前,贵州省共设置了1665个基层医疗卫生
  • 贵州:送医送药到乡村

  •   ↑1月6日,医务工作者到六盘水市钟山区青林苗族彝族乡海发村村民家中巡诊送药。  目前,贵州省共设置了166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和16165个村级发热诊疗点,派出近千
  • 天祝:发放励志成长包 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 1月5日,共青团武威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和共青团天祝县委、县妇联、县残联在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开展“学习二十大精神•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慰问活动,为当地50户困难
  • 我省命名4个“陕西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 1月6日记者获悉,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命名四个单位为“陕西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据了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

热门文章

  • 三国真相:赵云其实不算是蜀国的五虎上将!

  •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
  • 来了解一下8个常见的日本姓氏背后的涵义吧!

  • 姓氏在日本文化里是十分独特而有趣的一部分。你知道日本常见的大众姓氏其实是19世纪后期才陆续出现的吗?另外这些姓氏的背后都透露出日本文化中宗教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如果

最新文章

  • 新春走基层丨“过年,总要赶一趟大集”

  • 中国商报(记者 付颢琬 文/图)“过年,总要赶一趟大集”,1月8日,在北京市延庆区永宁古城逛大集的消费者齐先生对中国商报记者如是说,“除了年货外,这次我还买了豆腐、火勺,这都是当地
  • 提醒!返乡初期尽量减少与家里老年人接触→

  • 今年春节是乙类乙管以来的第一个春节1月7日也迎来了2023年春运首日春运出行期间怎样做好个人防护?返乡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健健康康过大年?多位专家给出建议01/ 出行前未排除
  • 今年市办实事牵头(解释)单位和联系电话公布

  • 《关于2023年重点办好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16件实事的通知》政策解读一、制定背景为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自1983年起,青岛市每年筛选确定一批当年重点办好的城乡建设和
  • “让我们行动起来”武汉中小学生履“植”尽责

  • 长江网讯(记者王玮琦 通讯员朱晓峰 夏云 胡思 董红芬)“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义务植树的参与者。”全年尽责,四季养护,武汉市中小学生在学校教师的感召下,通过线上参加护绿科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