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阅读精选|汪曾祺:“无事此静坐”

日期: 来源:连云港市教育局收集编辑:这是

连云港教育发布

「 连云港市教育局主办的唯一官方权威发布平台」

发布教育资讯 | 推进政务公开 | 服务师生家长

汪曾祺

(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

我的外祖父治家整饬,他家的房屋都收拾得很清爽,窗明几净。他有几间空房,檐外有几棵梧桐,室内木榻、漆桌、藤椅。这是他待客的地方。但是他的客人很少,难得有人来。这几间房子是朝北的,夏天很凉快。南墙挂着一条横幅,写着五个正楷大字:

“无事此静坐”

我很欣赏这五个字的意思。稍大后,知道这是苏东坡的诗,下面的一句是:

“一日当两日”。

事实上,外祖父也很少到这里来。倒是我常常拿了一本闲书,悄悄走进去,坐下来一看半天,看起来,我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一点隐逸之气了。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习静”。唐人诗云:“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毛主席年轻时曾采取了几种锻炼自己的方法,一种是“闹市读书”。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不受外界干扰,我想这是可以做到的。

这是一种习惯,也是环境造成的。我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和三十几个农业工人同住一屋。他们吵吵闹闹,打着马锣唱山西梆子,我能做到心如止水,照样看书、写文章。我有两篇小说,就是在震耳的马锣声中写成的。这种功夫,多年不用,已经退步了,我现在写东西总还是希望有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但也不必一定要到海边或山边的别墅中才能构思。

大概有十多年了,我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我家有一对旧沙发,有几十年了。我每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块然独坐,然而浮想连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晰起来,生动起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我的一些小说散文,常得之于清晨静坐之中。曾见齐白石一小幅画,画的是淡蓝色的野藤花,有很多小蜜蜂,有颇长的题记,说这是他家山的野藤,花时游蜂无数,他有个孙子曾被蜂螫,现在这个孙子也能画这种藤花了,最后两句我一直记得很清楚:“静思往事,如在目底”。这段题记是用金冬心体写的,字画皆极娟好。“静思往事,如在目底”,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创作心理状态。就是下笔的时候,也最好心里很平静,如白石老人题画所说:“心闲气静时一挥”。

我是个比较恬淡平和的人,但有时也不免浮躁,最近就有点如我家乡话所说“心里长草”。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能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事,读一点书,写一点文章。

1989年8月16日

本文来源:《榆树村杂记》,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年版。

相关阅读

  • 论证中的利益话语修辞

  • 作者:曹林(知名媒体人)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1期某专家在《联合早报》撰文建议《以养老金为抓手 推动中国老人接种疫苗》,文章称:鉴于有大量老年人未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建议可
  • 与Hishorts!同行的创作者们

  • 2022年的最后一周,在还有些许冷清的鼓浪屿上,阳光与海风却很温柔。这与落地于此的Hishorts!厦门短片周相映成趣——今年来到现场的创作者、从业人员或观众都比往年少了很多,但
  • 真正的自律,都是顺应人性的

  • 英国军官蒙哥马利,曾把人分成4个层次:第一层是聪明+自律;第二层是聪明+懒惰;第三层是愚蠢+懒惰;第四层是愚蠢+自律。为什么“愚蠢+自律”排最后?因为相比起“愚蠢+懒惰”,“愚蠢+自
  • 照护父亲九年,我离世界越来越远

  • 贴身照护一个老人九年,是什么样的体验?很少有人能给出一个详实的答案。关于「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部分人所知不多。我们倾向于相信,「老」是一件能够被钱解决的事,好的医疗机
  • 太原晋源区:租个小院过大年

  • 民宿小院的夜景。赵翠红正在收拾民宿的房间。“不好意思,我们的民宿已经预约到正月初五了,您愿意选择后面的时间吗?”1月7日上午,在晋源区赤桥村“情槐雅舍”的民宿内,赵翠红满含
  • 守万家常安,向人民警察致敬

  • 不论白天黑夜,藏蓝“警”色都在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坚守着,关键时刻逆向而行,危难关头冲锋陷阵,在街头巷尾,在田间地头,守万家灯火,护一方常安。24小时在线,365个日日夜夜,从未
  • 夜读|不管奔几,都要有这4种习惯

  • 坚持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可以让人有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其实,只需早起半小时,世界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跑步、看书、悠闲地做上一份早餐……还有人利用这段时间学习、听线
  • 原创散文:于心无事

  • 于心无事文/香袭书卷煲汤,种花,晒太阳。风过,月行已是无影,留在整个日子的天晴与色香味之间。一身清净无形,一心无事念念皆空。也有听风吟与观月影动,内心早是风平浪静。日光暖暖,
  • 实验室里的年轻人丨来自五湖四海 奔赴同一方向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师喆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年龄最大的30岁出头,最小的是刚毕业的95后;这是一支高学历的队伍,全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这是一

热门文章

  • 三国真相:赵云其实不算是蜀国的五虎上将!

  •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
  • 来了解一下8个常见的日本姓氏背后的涵义吧!

  • 姓氏在日本文化里是十分独特而有趣的一部分。你知道日本常见的大众姓氏其实是19世纪后期才陆续出现的吗?另外这些姓氏的背后都透露出日本文化中宗教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如果

最新文章

  • 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的报销比例提高至70%

  • 大小新闻1月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孙长波 高少帅)在今日上午举行的2023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松杰说,关于提振发展信心巩固向好态势的若干政策
  • 甘肃社火:最古老的风俗 千年文化的传承

  • 在甘肃农耕文化中,祭天、祭先农、祭山川土谷等神的仪式发展很盛,并一直演变留存至今。社火,中国最古老的风俗,在这里延续了数千年。社火的起源就是祭祀,是社祭的演变形式,有祝福之
  • 考评前五名区市奖励500万元—100万元

  • 大小新闻1月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孙长波 高少帅)在今日上午举行2023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松杰说,关于推动经济首季良好开局的若干措施包括十条:
  • 烟台举行2023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

  • 大小新闻1月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孙长波 高少帅)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社会预期,昨天,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并以市政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