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高考倒计时12天,读读民国大师们写给你的心里话……

日期: 来源:语文周报收集编辑:青年

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独立则国独立,青年进步则国进步。任何社会都需要有责任有担当有勇气有理想的有为青年。那么,作为青年我们该如何要求自己、约束自己、鞭策自己?一百年前,一批学界泰斗和知识精英高举起青春的大旗,忧青年之发展,歌青春之伟力,对青年发出句句箴言,许多思想都是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1

章太炎:青年的四个弱点

章太炎(1869—1936),原名学乘,字枚叔,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国学大师。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历史、哲学、政治、佛学、医学等等。这篇《今日青年之弱点》是章太炎应少年中国学会的邀请做的演讲,与陈寅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胡适的《“研究国故”的方法》并称为民国四大著名演讲。

现在青年第一弱点,就是把事情太看容易,其结果不是侥幸,便是退却。因为大凡作一件事情,在起初的时候,很不容易区别谁为杰出之士,必须历练许多困难,经过相当时间,然后才显得出谁为人才,其所造就方才可靠。近来一般人士皆把事情看得容易,亦有时凑巧居然侥幸成功。他们成功既是侥幸得来,因之他们凡事皆想侥幸成功。但是天下事那有许多侥幸呢?于是乎一遇困难,即刻退却。所以近来人物一时侥幸成功,则誉满天下;一时遇着困难废然而返,则毁谤丛集……现在青年只有将这个弱点痛改,遇事宜慎重,决机宜敏速,抱志既极坚确,观察又极明了,则无所谓侥幸退却,只有百折千回以达吾人最终之目的而已。

现在青年第二个弱点,就是妄想凭藉已成势力。本来自己是有才能的,因为要想凭籍已成势力,就将自己原有之才能皆一并牺牲,不能发展。

现在青年的第三个弱点,就是虚慕文明。虚慕那物质上的文明,其弊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虚慕那人道主义,也是有害的。原来人类性质,凡是能坚忍的人,都是含有几分残忍性,不过他时常勉强抑制,不易显露出来。有时抑制不住,那残忍性质便和盘托出。

现在青年第四个弱点,就是好高骛远。在求学时代,都以将来之大政治家自命,并不踏踏实实去求学问。在少年时代,偶然说几句大话,将来偶然成功,那些执笔先生就称他为少年大志。

——摘自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点》

2

李大钊: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下文节选自著名的《青春》一文,原刊于《新青年》杂志。王蒙曾不无感慨地说道,“重读李大钊的《青春》,为我国早期共产主义志士追求之弘远,感情之炽烈,境界之崇高,学问、思想、直到词汇之丰富而拍案叫绝,而热泪盈眶。”

人类之成一民族一国家者,亦各有其生命焉。

有青春之民族,斯有白首之民族,有青春之国家,斯有白首之国家,吾之民族若国家,果为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国家欤,抑为白首之民族、白首之国家欤?

苟已成白首之民族、白首之国家焉,吾辈青年之谋所以致之回春为之再造者,又应以何等信力与愿力从事,而克以著效?

此则系乎青年之自觉何如耳。

粤稽西史,罗马、巴比伦之盛时,丰功伟烈,彪著寰宇,曾几何时,一代声华,都成尘土矣。祗今屈指,欧土名邦,若意大利,若法兰西,若西班牙,若葡萄牙,若荷兰,若比利时,若丹麦,若瑞典,若挪威,乃至若英吉利,罔不有积尘之历史,以重累其国家若民族之生命。

回溯往祀,是等国族,固皆尝有其青春之期,以其畅盛之生命,展其特殊之天才。而今已矣,声华渐落,躯壳空存,纷纷者皆成文明史上之过客矣。

其校新者,惟德意志与匈牙利,此次战血洪涛中,又为其生命力之所注,勃然暴发,以挥展其天才矣。

由历史考之,新兴之国族与陈腐之国族遇,陈腐者必败;朝气横溢之生命力与死灰沉滞之生命力遇,死灰沉滞者必败;青春之国民与白首之国民遇,白首者必败,此殆天演公例,莫或能逃者也。

支那自黄帝以降,赫赫然树独立之帜于亚东大陆者,四千八百余年于兹矣。历世久远,纵观横览,罕有其伦。稽其民族青春之期,远在有周之世,典章文物,灿然大备,过此以往,渐向衰歇之运,然犹浸衰浸微,扬其余辉。以至于今日者,得不谓为其民族之光欤?

夫人寿之永,不过百年,民族之命,垂五千载,斯亦寿之至也。印度为生释迦而兴,故自释迦生而印度死;犹太为生耶稣而立,故自耶稣生而犹太亡;支那为生孔子而建,故自孔子生而支那衰,陵夷至于今日,残骸枯骨,满目黤然,民族之精英,澌灭尽矣,而欲不亡,庸可得乎?

吾青年之骤闻斯言者,未有不变色裂眦,怒其侮我之甚也。

虽然,勿怒也。

吾之国族,已阅长久之历史,而此长久之历史,积尘重压,以桎梏其生命而臻于衰敝者,又宁容讳?然而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

——摘自李大钊《青春》

3

陈独秀: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5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本选段《敬告青年》即摘自该杂志,原载于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卷1号,是陈独秀为其所写的发刊词。

窃以少年老成,中国称人之语也;年长而勿衰(Keep young while growing old),英、美人相勖之辞也,此亦东西民族涉想不同、现象趋异之一端欤?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

准斯以谈,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非予之所忍言者。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自觉者何?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奋斗者何?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视之若仇敌,若洪水猛兽,而不可与为邻,而不为其菌毒所传染也。

呜呼!吾国之青年,其果能语于此乎!吾见夫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华其发,泽其容,直其腰,广其膈,非不俨然青年也;及叩其头脑中所涉想,所怀抱,无一不与彼陈腐朽败者为一丘之貉。其始也未尝不新鲜活泼,寝假而为陈腐朽败分子所同化者,有之;寝假而畏陈腐朽败分子势力之庞大,瞻顾依回,不敢明目张胆作顽狠之抗斗者,有之。充塞社会之空气,无往而非陈腐朽败焉,求些少之新鲜活泼者,以慰吾人窒息之绝望,亦杳不可得。

——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4

冯友兰:青年要有五种修养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南阳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这篇《青年的修养问题》摘自《君子》这本书,它收录了清华名师的育人文章,影响力比较大的还有张申府先生的《论青年修养》。这两篇文章谈的都是关于修养的问题,与我们青年切身相关。

关于“青年的修养问题”,我们现在可以分做五点来讲:

第一,要感觉责任。在从前,中国的旧说法,说每一个人都有两种责任:一种是对于家庭的,一种是对国家的,这也就是一般人所讲的忠,孝二字。不过,这是从前的说法,现在已经不同了。在现在的社会里,一般人对于家庭的责任,似乎是减轻了一点,但这并不是像普通人所说的是什么人心古不古的问题。而实在因为现在的社会制度,和从前的社会制度,已经完全不同。要知道:社会越是进步,一切,越是社会化。越是社会化,人也越是不能离开社会。同时,社会越进步,社会上应做的事越多,而需要的人才也越多。我们既然不能离开社会,而去索居,那么,对于社会,就应该负起责任来。

第二,要立定志向。每一个人都应该立定一个志向,要做一个大人物。这里所说的大人物,并不是一定非做主席不可。无论做一个什么角色都是没关系的,只要所做的事,对于社会有益就成。在从前,中国的旧说法,说做人有三不朽:一是立德,二是立言,三是立功。在这三不朽中,立德是最要紧,而且也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至于立言,立功,都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必须要看自己的才学和所遇的机会如何而定。立德既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去做呢?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得极好,而这事对于社会确实有益,那就是达到了立德的地步。

第三,要注重兴趣。有许多青年,因为不知道将来应该做些什么事,常常去问人家。其实,这是没用的。要想知道将来应该做些什么事,必须先问一问自己的兴趣,是在什么地方。

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对于某一件事感到兴趣,那么那件事和他的性情一定是很相近的。我们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到极好的地步,必须要靠两种东西:一种是才,一种是学。最怕的一点,就是虚荣心。譬如:有的人兴趣,本来是在教育。可是因为觉得办教育不能出风头,而且是最清苦的一件事,为了虚荣心所驱使,于是就改做了旁的事,结果一定也做不好。

第四,要忘去成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把成败看得太真,就要感到许多痛苦。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一方面应该忘去成败,但一方面也不要希望太切,往往天才越高的人,希望成功的心也越切。一旦不成功,就垂头丧气,什么也不想做了。在历史上,这种代表人物,是汉朝的贾谊,他的年纪本来很轻,见到汉文帝,立刻就要做宰相,没给他宰相做,于是就灰了心,过了几年竟死去了。贾谊虽然很有才学,但是缺少修养,所以也是不成的。

第五,要锻炼体格。我们生为现代的人,一方面要有文明人的知识,而他一方面还要有野蛮人的身体,然后才能担当社会的大事。因为仅有文明人的知识,没有野蛮人的身体,遇到事情,是没有力量应付的。仅有野蛮人的身体,而没有文明人的知识,遇到事情,是没有方法解决的。希望大家在这一点上,能够特别努力才好。

——摘自冯友兰《青年的修养问题》

5

朱光潜:青年要有正常嗜好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本选段摘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是十二封作者旅欧期间从海外寄到某一家杂志社登载过的信,从1926年11月到1928年3月,朱光潜在《一般》杂志(后改名为《中学生》)上,发表了总题为《给一个中学生的信》的有关青年修养的十二篇文章。每封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等等,本选段是关于读书的那一篇。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唯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

——摘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责编:蓝风

涉及其他版权问题,

相关阅读

  • 渭南三人获“陕西好青年”称号

  • 渭南日报 记者 姚琼1月6日,记者从共青团渭南市委了解到,近日由团省委、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省委政法委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梦·青年志’——寻找身边的陕西好
  • 地方团讯|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 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引领更多青年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各地团组织积极开展主题活动,用青年语言,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红色故事进乡村
  • 减负深入,让青年科研人员轻装上阵

  • “不到35岁就可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的重点项目中担任项目负责人,这个起点非常高,对于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仰大勇表示,前不久该院的一些
  • 聚焦青年企业家担当与使命,他们这样说……

  • 1月8日下午,第十五届中国长三角青年企业家高峰论坛在线上举办。从2008年起,论坛先后在长三角各大城市举办。本届论坛以“青春长三角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由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

热门文章

  • 三国真相:赵云其实不算是蜀国的五虎上将!

  •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
  • 来了解一下8个常见的日本姓氏背后的涵义吧!

  • 姓氏在日本文化里是十分独特而有趣的一部分。你知道日本常见的大众姓氏其实是19世纪后期才陆续出现的吗?另外这些姓氏的背后都透露出日本文化中宗教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如果

最新文章

  • 请注意!12日夜间-15日有雨雪、大风、降温天气

  • 未来一周我市云量逐渐增多,前期气温较高,12 日夜间 至 15 日全市有雨雪、大风、降温天气,主要降水时段在 13 日白天到夜间,预计全市有雨夹雪转小到中雪,并伴有 3-4 级、阵风 5-6
  • “警”彩纷呈

  • 在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即将来临之际,西藏聂拉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组织驻守国门口岸一线的执勤点民警进行2023年第一次边境巡逻。巡逻结束后,执勤民警在国门口岸开展了向警
  • “治河者,不以山河为远”

  • 他是谁?穿过雪域高原的风沿着河流溯源而行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奔流成心里的大河和珞珞珈珈一起走近这位“不以山河为远”的武大人 结缘河流,妙不可言 青藏高原作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