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早死的三位大贤,个个都比司马懿厉害,任何一人都可统一三国

三国早死的三位大贤,个个都比司马懿厉害,任何一人都可以统一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朝第一大明才子杨慎留下的这首《临江仙》,被誉为是对《三国演义》内容的神提炼和精髓淋漓尽致的再现。

反观整部《三国演义》里面英雄人物波澜壮阔的一生,似乎又被浓缩在了杨慎的这首《临江仙》之中,无论是自立为汉中王的刘备,还是统一中原的曹操,亦或是雄踞江东的孙权。在历史的长河面前,曾经笑傲群雄的他们最终没能逃脱成为历史烟云的宿命。

可是面对“三国归晋”的历史结局,许多后人又心有不甘、纷纷扼腕叹息,他们甚至列出了三国里面被称为大贤的四位高人,声称若不是因为此三人英年早逝,三国结局就极有可能改写,因为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人活着都可以统一三国。

第三位:郭嘉

我们知道在汉末三国初期的时候,几乎就是再看郭嘉在历史的舞台上施展才能,郭嘉在担任曹操的军事祭酒的时候,可以说是谋略出众、算无遗策。当时奸雄曹操将郭嘉称为自己的“奇佐”,而世人则誉郭嘉为“鬼才”。

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成功帮助了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又以“离间计”让袁谭和袁尚自相残杀,最后让曹操“虚国轻骑”北征乌桓,轻轻松松让曹操名副其实的统一了中原。

只可惜,后来郭嘉在曹操北征乌桓的过程中不幸英年早逝,郭嘉若不早死,曹操或许就不会有“赤壁之败”,如果赤壁之战曹操取胜,那三国就有可能提前统一,那“三国归晋”的历史结局就会改写。

第二位:周瑜

“曲有误,周郎顾”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具有翩翩君子形象的周瑜,而周瑜在21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叱咤风云的江东名将了,由此可见周瑜是一个典型的“文武全才”。而当时的孙权就认为周瑜“性度恢廓”是东吴不可多得的奇才,而江东诸贤更是赞周瑜有“王佐之资”。

公元208年,意气风发的周瑜连同刘备阵营中的诸葛亮,以前后夹击的形式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同时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公元210年,被誉为“三国战神”的周瑜却在讨伐益州的过程中,病逝于巴丘。面对周瑜这位王佐之才的病逝,孙权直言不讳的说:周瑜病逝之后,遍观江东诸贤,谁人又可依赖呢?如若周瑜不死的话,或许孙权将统一中国也未可知!

第一位:庞统

司马徽当初在向刘备推荐人才的时候曾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而这里的凤雏就是鼎鼎大名的庞统。当时诸葛亮自诩自己是管仲、乐毅,而庞统则直接说自己“辅佐帝王”的才能不亚于汉初的张良、陈平,霸气侧漏让人不敢望其项背。

三国乱世中的庞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奇才,甚至在某些方面来讲还要略胜诸葛亮一筹,例如他只身入曹营让曹操中了自己的“铁锁连环计”,这种勇气诸葛亮是没有的,更是让后来的司马懿都胆战心惊。

然而,庞统在帮助刘备攻取益州的过程中,却因感到刘备此人太过迂腐、假仁假义,宁愿在落凤坡以死明志,也断然不再愿意辅佐刘备统一天下。一代大贤庞统就此陨落,的确是无数人哀叹,如若不死的话,以庞统之才在联合诸葛亮,统一三国绝非难事。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英年早逝的英雄中,他们无论是在军事谋略还是在治国理政方面都具有“王佐之才”,他们的才能不下于诸葛亮,更不要提那个穿女装以自娱的小丑司马懿了。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英年早逝,似乎任何一个人活着都可以统一三国,改写“三国归晋”的历史结局。

然而,退一万步来讲无论是郭嘉、周瑜还是庞统,都是那个三国乱世之中的佼佼者。与其说是时势造英雄,三国乱世成就了这些让人神鬼莫测的英雄。不如说是这些具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英雄们点缀了这个三国乱世,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英雄人物的出现,才使得整个三国被后世所熟知和追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