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 山西这15个“神技”入选国家级榜单!

好消息!好消息!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

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山西有七大类别共计15个项目入选

该目录重点选取了

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发展前景

传承人群较多

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国家或地方品牌

的传统工艺项目

并适当向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

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项目倾斜

山西入选的项目

纺染织绣类别

高平市的高平绣活

潞绸织造技艺

长治市的上党堆锦制作技艺

雕刻塑造类别

清徐县的民居砖雕

金属加工类别

稷山县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大同市城区的大同铜器制作技艺

剪纸刻绘类别

广灵县的广灵染色剪纸技艺

静乐县的静乐剪纸技艺

陶瓷烧造类别

平定县的平定砂器制作技艺

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

文房制作类别

襄汾县的平阳麻笺制作技艺

新绛县的澄泥砚制作技艺

漆器髹饰类别

平遥县的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新绛县的绛州剔犀技艺

稷山县的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

这些技艺你都了解吗

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魅力

高平市的高平绣活

高平在历史上种植桑麻很普遍,高平妇女大多能纺善绣,这种传统的刺绣技艺往往是通过家传、相互之间的交流而得以延续的。她们运用多种手法表现自己设想的题材,创造出无数既富有装饰趣味又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刺绣作品。

高平刺绣多取花卉、瓜果、虫鱼、蝴蝶、吉祥鸟和瑞兽等自然形象为题材,如双龙戏珠、凤穿牡丹、贵子折莲、鱼戏莲、猴捧桃、麒麟送子、蝴蝶扑瓜、喜鹊闹梅、鹿衔梅枝、狮子滚绣球、鱼莲娃娃等。

潞绸织造技艺

潞绸是古潞州极富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丝织品,产于山西长治,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室贡品以及支撑晋商发展的主要商品。潞绸是山西丝绸业鼎盛时期的代表,因潞州而得名,历史上曾与瓯绸、宁绸、茧绸、嘉定大绸齐名,名列中国名绸之一。潞绸因为它的精巧亮丽,明代成为出口海外的抢手货,朝鲜呼以潞洲紬。传统潞绸手感厚实、结实耐用,出土实物的组织结构均为三枚斜纹地和纬六枚斜纹提花,辅以刺绣、手绘等。

长治市的上党堆锦制作技艺

堆锦,是流行于上党地区非常有名的民间工艺品。主要的艺术特点,一个是“堆”,一个是“锦”。所谓“堆”,就是在一个平面堆起来;“锦”就是色彩鲜明,效果漂亮。尤其是使用丝绸这种特殊的材料。

清徐县的民居砖雕

清徐砖雕是山西清徐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历史悠久,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也留下了不同的时代烙印。在清徐境内都沟新石器遗址、马峪谷文化遗址中,相继出土了大量灰陶、黑陶和彩陶。经专家鉴定,这些陶器概属仰韶文化,说明早在夏商之前,清徐先民已经掌握制陶烧砖技艺。

稷山县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金银器制作工艺中的精细制作工艺,简称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它是汉族优秀的传统金属手工技艺,而采用这种技艺制作出的作品,被人们称为金银细工作品。

大同市城区的大同铜器制作技艺

大同铜器是汉族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早在北魏时期,就享有盛名。唐宋以来,大同的铜器已畅销全国。历史上有“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内买铜”之说。

广灵县的广灵染色剪纸技艺

广灵县地处太行山北端,恒山东麓,为山西省东北门户。壮美的地理环境,给了广灵剪纸发展的灵性。广灵悠久的历史,给了它丰厚的文化底蕴。 那一张张独具匠心、巧夺天工的广灵剪纸,不但展现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静乐县静乐剪纸技艺

静乐剪纸是山西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主要分为墙花和窗花两大类别。剪纸内容丰富,有民间传说“八仙过海”、“麒麟送子”等;生活写照“姥爷送外甥”、“抿豆面”、“四姐挑菜”等;还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多种题材。静乐民间剪纸风格粗犷、独具特色,洋溢着黄土高原的泥土气息,显示着黄河文化的古老文明,既有别于江南剪纸之纤秀,又包含着土、粗、野的原始风味。

平定砂器制作技艺

平定砂器制作技艺十分讲究。从选料到成品熏釉,各道工序都有手艺技巧。关于平定砂器制作,业内流传着“一坩二压三筛土,四踩五捏六入炉,七煽八杈九熏烤,十分质量窑头传”的口诀。

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

作为中国传统民间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平定黑釉刻花瓷在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襄汾县平阳麻笺制作技艺

麻笺即麻纸,以山西襄汾邓庄所产为上,曾一度作为贡纸、府纸。麻笺色泽洁白光亮,质地均匀细密,纤维细而长,拉力强而柔,吸墨性能好,保存时期长,不受虫蛀风蚀,不变颜色,宜于书写。

新绛县的澄泥砚制作技艺

澄泥砚主要产于我省新绛县,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是“四大名砚”中唯一的陶质砚,它属于陶瓷却又有别于陶瓷,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一种炻器。

平遥县的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三宝中漆器居首。平遥推光漆器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

新绛县绛州剔犀制作技艺

剔犀系漆器工艺。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多以红黑为主),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以45度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由于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极其相似,故得名“剔犀”。剔犀工艺具有耐腐蚀,耐磨擦,抗高温且愈磨愈亮等特点。

稷山县的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

稷山螺钿漆器,在众多漆器品类中独具一格,其采用天然大漆、螺钿、木纸、金、银铜等原料,历经设计、制作、打磨、图案、刻画、上漆、镶嵌、髹漆、再磨、推光等数道纯手工工序方可完成。成品可制作大至床榻、柜橱,小到木盒、首饰。因其使用天然漆,无甲醛等化学污染,且工艺考究,所以,成为各领域名流家用、礼品、收藏的选择。

看完有没有震惊

简直太美了

为我大山西点

(FM904山西综合广播董腾腾综合编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