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笔记丨卫国君主伤透了孔子的心

【1】

孔子对卫国的印象很不好。

从卫国的政治、音乐、社会风气,无一例外,不让孔子感到伤心、愤怒和不满。

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卫国这么个不起眼的小国,香火居然一直延续到秦二世在位那会儿。

关于孔子对卫国的态度,《论语》里面有这么一段记录。

【2】

这段记录是: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冉有和子贡在背地议论孔子。

冉有问子贡:子贡,你说夫子会不会帮助卫国君主呢?

子贡说:猜测没用,我去问问就是了。

于是子贡来到孔子面前,问孔子:夫子,你说伯夷叔齐是啥样的人?

孔子说:古代的圣贤啊。

子贡:那他们知道怨恨吗?

孔子:求仁得仁,怎么会怨恨呢?

子贡听到这,于是走开了。

出来后,子贡告诉冉有:夫子是不会帮助卫国国君了。

【3】

智商高的人,都具备跳跃思维的能力。

孔子门下也不例外。

子贡就具备这个能力。

子贡根据孔子对伯夷叔齐的态度,揣摩出了孔子的动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