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陕西12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有你熟悉的吗?

陕西是中国传统工艺大省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传统工艺类项目占比高达40%左右

如何让传统工艺雄起?

如何不让绝活儿成“绝”活儿?

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Shaanxi is a large provi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raft. In the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Shaanxi province, the proportion of traditional craft projects is as high as 40%. How to make traditional craft rise? How to make traditional craft last forever? It's been our focus.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共14大类别383项。

我省有6类12个项目入围,分别是:

入围项目

西秦刺绣、澄城刺绣、富平石刻、凤翔泥塑、陕北窑洞营造技艺、旬邑彩贴剪纸技艺、安塞剪纸技艺、延川剪纸技艺、凤翔木版年画绘制技艺、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楮皮纸制作技艺

入围类别

纺染织绣、雕刻塑造、家具建筑、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

首先了解一下这份含金量超高的目录!

1

什么是传统工艺?

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

2

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是为落实2017年年初《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关于“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任务要求,经商财政部同意,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制定的。

3

为何制定这一计划?

在当代社会推动传统工艺振兴,挖掘创造性手工的价值,激发因材施艺的灵感和精心手作的潜能: 有助于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倡导专注坚守,追求卓越,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推动品质革命,培育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厉害吧?!

不难看出国家对于传统工艺制作行业的重视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说了

陕西这些传统制作工艺已经入选

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还不快来了解一下~~

(文末有投票,记得给家乡的传统技艺打Call哦~~)

西秦刺绣

西秦刺绣是流传于宝鸡北部塬区历史久远的汉族民间刺绣,具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民俗影像

西秦刺绣作为农村妇女的基础技能而普遍存在于广大农村,以家族、亲戚、邻居关系为纽带,世代传承,一代又一代流传至今。

它不仅装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而且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民情风俗紧密结合,渗透到人们的生辰、婚嫁、寿延、祭祀、宗教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澄城刺绣

澄城刺绣是渭南澄城县传统刺绣技艺之一,其基本特征是针工细腻,花形简洁大方,颜色搭配和谐,并富有深刻的内涵。

@新华社 陈昌奇

学习刺绣的女孩大部分心灵手巧,加之母亲的精心指教指点,有的甚至不惜打骂体罚。俗话说:“三年磨出一个绣花娘。”因此她们针工娴熟,技艺精湛,绣出的花草如刀刻一样齐整。

澄城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秀花的刺绣作品《荷花》

@新华社 陈昌奇

澄城刺绣非常讲究内涵,而在花形方面简洁大方,没有大红大绿的渲染,而是淡雅适度,清秀劲拔,显得活灵活现。

富平石刻

石刻文化是继结绳文化、甲骨文化和铸鼎文化之后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富平石刻作为中华石刻的一个重要支脉,在黄河流域的影响尤其深远。

@陕西传媒网

富平石刻遍布关中各地,浑厚的南北朝造像、威武高大的陵墓雕像、刻工细腻的历朝墓志等,充分反映了富平石刻技艺的精湛造诣和历史内涵。

富平石刻传承了汉唐石刻的古朴简练、大气厚重,注重精神和理想的表现,尤以碑碣镌字享誉盛名,能不失丝毫地表现出字体原貌和书法风韵,是我国石刻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

凤翔泥塑

凤翔彩绘泥塑是宝鸡市凤翔县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当地人俗称泥货。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

@糖票摄影

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成为中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鱼知道你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

陕北窑洞营造技艺

洞穴定居标志着人类利用大自然跨入了新的纪元。陕北窑洞则是人类定居方式的活化石。

@猫花花

窑洞建筑民居正是在陕北人民长期劳动实践中,认识、利用以及改造黄土地的智慧结晶。

@猫花花

陕北的窑洞建筑艺术有着无穷的生命力,它是黄土高原上最佳的居住选择,反映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协调。“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这是世界建筑界对中国窑洞的赞誉。

旬邑彩贴剪纸技艺

剪纸艺术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人们美好的艺术想象,旬邑彩贴剪纸更是独具特色,色彩繁多,形态诡谲却又繁而不乱、艳而不俗。

旬邑剪纸,历史悠久,与原始图腾文化相联系,是与招魂、送病、镇宅、祈雨等多种民俗活动相关,民间剪纸依附于民众生活,甚至就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

旬邑人会剪纸,旬邑人爱彩贴剪纸。闺女剪、妈妈剪、奶奶剪、奶奶的妈妈--妈妈的奶奶也剪,从灯下熏花样、树下剪春秋、劳作之余剪生活、剪爱情、剪故事,一直剪到老,才依依不舍离去。

安塞剪纸技艺

安塞剪纸是流行于安塞县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不仅造型美观,剪工精致,而且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

大凡喜庆的日子,安塞妇女都要铰剪纸、贴窗花。腊月天,妇女们围在一起,早早就为春节剪纸,临近年关,家家户户新糊的洁白窗户纸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剪纸。

陕西剪纸在陕北,陕北剪纸在安塞。安塞剪纸形式多样,风格淳厚凝炼,线条粗犷明快,寓意单纯质朴,充满对平安吉祥的祈望之情。

延川剪纸技艺

延川剪纸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农村妇女爱美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农妇思维与祈求平安幸福生活的产物。

延川剪纸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造型简练淳朴、粗犷浑厚、热情奔放,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延川县剪纸已有数千年历史,源起于祈福驱祸的民间风俗,与民族图腾文化等息息相关。

凤翔木版年画绘制技艺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

凤翔木版年画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线条手法,同时吸收了历代寺庙壁画、石刻笔法、刀功特点,生活气息浓郁,形象丰满逼真。

凤翔年画风格粗犷、夸张,很能代表地方文化性格。色彩大块填充,饱满、艳丽。从人物造型来看,动感强,有冲击力,显得比较传神,威猛有张力。

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

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是陕西关中东部的澄城县尧头镇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

该地煤炭资源丰富,又有坩土矿分布于沟涧的石崖中,夹生白、紫两色的原料,便于烧制陶瓷、砂器。当地农民利用农闲,夏秋制坯彩绘,入冬烧窑销售,代代相传。

尧头粗瓷是渭北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瓷窑,其窑址也是历代民间陶瓷文化遗存的重要地方。

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耀州窑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六大窑系”中最大的一个窑系,其产品则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

耀州窑以铜川黄堡镇为中心窑场,沿漆河两岸密集布陈,史称“十里陶坊”。同时还有立地、上店村、陈炉镇、玉华村等窑场,依次排列,绵延百里。

耀州窑青瓷的主要特点是纹饰刻的非常清晰,带有北方人的性格特点,史籍上记载又叫刀刀见泥。

楮皮纸制作技艺

“仓颉字,雷公碗,沣出纸,水漂帘……”这是流传在西安的一支民谣,说的正是位于沣河边北张村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楮皮纸制作技艺。

楮皮纸制作技艺是传统造纸技艺的一种,是以楮树皮为原料,手工抄制而成的造纸工艺。

陕西的传统工艺有如此深厚的内涵和魅力

需要我们来守护和传承

国家都已经发声啦

传统工艺未来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咱们快来为家乡的传统工艺打call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