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能回答“免贵”的姓氏,除帝姓外,还有两大姓,你在其中吗

在影视剧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每个中国人第一次见面,都会问一句:“贵姓?”而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说:“免贵,姓啥。”很多人可能都会以为,免贵这两个字就是谦虚用的,其实不是。在古代,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

本来在夏商周时,姓是姓,氏是氏,平民只能有姓,只有贵族才有氏。随着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的愈演愈烈,姓氏的高低贵贱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如果你穿越过去,姓到下面这些姓氏,再说免贵,就要冒大不韪了。

第一个:“国”姓

所谓的国姓,也就是皇上的姓氏,随着国家主权交替变更而改变。如果旧国倒台,新皇帝刚好和你同姓氏的话,那么你的身份就一下被提高了。

史料中,不乏一些有重大贡献、立了大功的臣子,皇帝也会赏赐他们国姓。不过赐国姓是一件庄重谨慎的事,不是皇帝自己说想赐就赐的,一般还要通过礼部。在唐代初期的时候有位名将叫李勣,他的原名是徐世勣是因为功劳够高,所以唐高祖李渊赐其姓为李。

第二个:张姓

据说玉皇大帝未成仙时的俗家名字叫张坚,所以张字也就成了天姓。不过在神话故事中,玉皇大帝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天地之主的,而是到了宋朝的时候才有这个说法的。

所以在宋朝及宋朝之后,如果有人姓张却说免贵的话,那就是在冒犯神明,相当犯忌讳。而在当时,拥有张姓也会让人高看一眼。

我国古代姓张的名人将士也有很多,比如说张飞、张自忠、张骞、张衡、张居正、张之洞等等,每一个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第三个:孔姓

孔姓也就是孔子的姓,孔子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圣人。而因为孔老夫人的的原因,孔子的后代在每个朝代都会得到极高的尊重。所以如果和孔子同姓还称免贵的话,那便是在侮辱圣人,是大不敬,同样是犯忌讳的。

孔子对我国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孔子之后还有不少名人。比如人人知晓的孔融、文学家孔稚圭、经学家孔颖达、定南王孔有德、戏曲作家孔尚任等等,都是出名的大人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