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看民间的士大夫

书湖阴先生壁 宋代: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我以为,湖阴先生(杨德逢)的形象,代表了一部分古代士大夫的形象。不能说他们是隐居,因为他们本身就在民间。

1、刘禹锡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们来看湖阴先生的住所,虽然现在大家对“茅檐长扫净无苔”的解释有分歧,但无论哪种解释,再加上后面的“花木成畦”,都能看出居所的“简朴整洁”。此处,可见湖阴先生是一个自律严整,德行高尚的人。

2、孔子说,智者乐(yào--喜爱)水,仁者乐(yào)山。山性崇高安宁,水性悠然流转;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湖阴先生的居所,恰在山水之间,可见湖阴先生仁智皆存。

3、“花木成畦手自栽”,让人想到“归去来兮”、“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可见湖阴先生又是一个恬淡自然的人。因为,一件不喜欢的事,绝不会做得这么用心。

4、王安石30年仕途,主要是在京城和金陵之间的替换。在京他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回到金陵半山园,他就是清丽脱俗的诗人。从王安石的做派来看,或许他们也会谈论国事,或许更多的会是寄情山水、畅谈人生吧。

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是一个仁智皆存、自律严整又恬淡自然的人。即使不必“治国平天下”,但他依然严格地遵循着“明德修身齐家”的原则和路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