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到底有何用?看此人的经历就知道了,和他比,方孝孺大不如

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他就可以称明朝第一叛逆。他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问,还有他的死,在狱中夺刀自刎。

本来万历皇帝只是要把他押回故乡泉州软禁的,这种处罚跟凌迟和灭族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可他偏不领情,认为自己已是76岁老翁,活够本了,自己的叛逆也没必要拖累朝廷,不如一死了之。而万历皇帝也没有觉得他的死是对自己生杀大权的藐视,所以并没有动怒,此事到此画上句号。

他的殉道方式,其实是他自己设计的。他就是李贽。

一、

李贽,福建泉州人,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受儒学传统观念的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对于当时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等,大加痛斥批判,主张变革,反对思想的禁锢。很是符合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他作为一名举人,按照大明的律法,四品的姚安知府是他官场生涯的最高峰,要想再往上爬的话就得继续充电考进士才行。其实以他的智商,考进士是绝对没问题的,但他却认为自己的智商不足以中进士,再者说,就算智商够了,也未必能拼得过有背景的白痴小人,还不如早点进社会养家糊口来得实际。

不过幸好他遇到了个好上司,推荐他,让他破格提拔。可他倒好,居然辞官不干了。

不仅不干,还在好友耿定理家里居住的时候,大肆宣扬个性要解放、个人要自由的“异端邪说”,与耿定理的哥哥、刑部左侍郎耿定向的正统观点激烈冲突,双方水火不容。耿家门人也分成了两派,彼此用拳脚来解决真理问题。所以,耿定理一死,李贽一家就被撵了出来。

随后,他将妻儿送回老家,自己一个人跑到湖北麻城的芝佛院出家,致力于读书、讲学和著述。

四品大员遁入空门,惊动了麻城知县,劝他蓄发还俗。

二、

最了解李贽的,是他的朋友和学生。万历二十四年,他对学生汪可受(一名汪静峰)说,最好的死法就是在诏狱中死去。汪可受还以为他是开玩笑的,没曾想,李贽以实际行动告诉他这不是玩笑。

梅澹然和李贽也一同在麻城闹出绯闻,作为守节的尼姑,她把李贽视为恩师和男闺蜜。她与李贽究竟有没有肉体的交集是个未知数,但她和李贽更多的是精神之恋。她的父亲梅国桢也不曾怀疑李贽的人品,与他一同探讨抗倭良策。

事实是,李贽之后,假道学越发的猖獗,真君子艰难受道。宋朝灭亡,文臣武将大批殉国,崖山一战十万人跳海自杀;可明朝灭亡呢?变节者众多,殉节者少之又少;清末更是不堪。读书人空谈性理,却行如猪狗,怎能让百姓认同?

但了解李贽的,并非只有汪可受和梅澹然。

三、

作为一名举人、清官,李贽的收入自然不会太高。他祖父死了,要回乡守孝,于是拿出同僚送的份子钱在河南辉县买了块地给妻儿。可是等他回来后,发现只有妻子黄宜人和大女儿还活着,他一生共有四子三女,却都不幸在灾年病死、饿死了。

一直到李贽当了知府后,一家人的生活才有所改善。

或许他认识贫穷的可怕,所以才真正明白人类不能离开物质的需求,才会为广大农工商的百姓说话,斥责一开口就说你是为自己,我是为他人,你是自私,我是为他人谋福利,实际上都是为求高官厚禄,为求身份显贵,全都是为自己打算的假道学。

而且他拒绝以堕落来脱贫,宁愿在民间正经的吃文化饭。

四、

在道德高标主义横行了数百年的中国,人们嘴上要学圣人存天理灭人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及后来很多类似高大上的口号铮铮响,可背地里怎么干,就很难说了。

李贽之所以最后能成为那样的人,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但求好死不求赖活,而是他从做学问开始就是那样的人。比如,他主张重商尚武,赞扬武则天和卓文君,和腐儒轻商轻武、重男轻女的思想格格不入,但他依旧坚持,毫无畏惧。

他主动接受逮捕,不让好友马经纶同行,体现了一个真正读书人的侠骨义胆。

五、

然而,读书人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比如说方孝孺。

方孝孺天资过人,治国水平堪比张居正,文学水平亦是超然,可当他的学问如愿以偿换来官职后,行为却和初心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前453年,赵、韩、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攻打智氏,智伯瑶兵败身亡。为给主公报仇,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刺杀赵襄子未遂后被擒。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后自杀。

可方孝孺在批判他时,却认为豫让应该劝主人安分守己,以免“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总要好过主人家破人亡之后“甘自附于刺客之流”。可是,当年建文帝急于削藩,不参考西汉的推恩令,不考虑如何养精蓄锐来填补削藩后的国防真空,湘王朱柏含冤自焚时,建文帝不检讨自己,还赐谥号“戾”来侮辱自己的叔叔。

建文帝所干的这些蠢事,方孝孺何曾以汉朝七国之乱的教训来劝阻建文帝?又何曾以孟子的君臣观,来反对操之过急的削藩?

后来朱棣打进南京城后,归降的、战死的、自杀的都有,被朱棣折磨的忠臣,比如铁铉、卓敬、齐泰、黄子澄等,被灭族也不过十。方孝孺本可以选择自杀,亦或是战死,这样或许还能保全宗族,即便被灭族也和他没有关系发展,也是一样的青史留名。

可方孝孺呢?束手就擒了,并且不顾尊严地在朱棣面前嚎啕大哭,公然维护那个不公义的嫡长子继承制。朱棣一气之下也只是威胁要灭其九族,此时他如果选择沉默,也许损失不会像后来那样大,可他偏不,最后被灭了十族。

现在回过头来看,本来他自己死或者连累九族就已经足够表明忠心了,可他还嫌自己死得不够惨,觉得自己灭九族太普通,既然不能用丰功伟绩刷存在感,那就要比其他同僚死得更惨,好在下面向主子邀功。

有人说他是千古第一冷血文人,可我要说的是,他不过是个有才伪德的书呆子,他的道德是个什么鬼东西?

六、

同样都是聪明的读书人,为何李贽和方孝孺却是两种极致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价值观的不同。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好死不如赖活着,有奶便是娘,这是更为容易接受的价值观,相反的,只配在嘴上。读书,作为混个文凭的必须,成为社会进阶的敲门砖,只是一种现实的需求,但同时也有逆向而行的刺头,读书在他们那里成了真正的求知,成了一种发现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

知识成就了他们的自信,成为了抵御世俗的铠甲,他们人生的底线慢慢的脱离了现实利益的范畴,也摒弃了世俗的价值观,成为了一般人眼中难以理解的理想化标准。

为了这一标准,他们极少数人还能以实际行动来捍卫和践行,这样的价值观,我们称之为信仰。李贽就是在践行着这样的信仰。

所以说,读书到底有何用呢?就是能让你明白人和猪的区别,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所在。只有读懂了这点,方才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读书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