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将军墓中发现一行字,日网民:原来我们才是山寨国

在亚洲历史上,曾长期存在着一个由中国主导的特殊国际秩序—宗藩。跟欧洲历史上的殖民地不同,藩属国拥有主权和君主,但需要定期向宗主国朝贡,而本国国君也需要经过中原王朝的册封才能获得认可。朝鲜、琉球、南掌、暹罗、尼泊尔等都曾是历史上的藩属国。

虽说清朝灭亡以后,“藩属”这个词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但由于长期受中原王朝文化影响,藩属国直到今天依然留存着很多印记,最典型的就是历史记载。像韩国、日本的史书基本都是用汉字书写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懂汉字,恐怕连本国历史都读不懂了。

不仅如此,很多时候日韩的专家想要研究本国历史,不得不远赴中国查阅史料,因为我们这里记载的更加详实,而且有时候出土墓葬中也会有一些神奇发现。

今年6月,西安博物院就展出了一个特殊的文物:祢军墓志。这个祢军是谁呢?墓志上写明,这个人是唐朝故右威卫将军上柱国。听名字也许不如唐朝历史上李靖、侯君集、郭子仪之类的名将名头来的响亮,但他留给后世的墓志内容却堪称一大发现。

祢军祖上是东汉大名鼎鼎的祢衡,五胡乱华时,祢氏一族逃亡朝鲜半岛,成为百济国的佐平(类似六部大员)。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七月,大将苏定方奉命出兵百济。

当时在百济任职的祢军则趁机发动兵变,俘虏了义慈王归降唐朝,受封折冲都尉。由于祖上是中原人,又长期在百济生活,唐高宗就任命祢军为安东都护府帐下将军,驻守朝鲜半岛,同时负责出使倭国。

正是有了这么一段传奇的经历,祢军的墓志铭中也记载了很多中日韩三国缺失的重要史实。

1、僭帝称臣。在之前所有的记载当中,日本从未做过中原王朝的藩属国,而且跟藩属国君主称王不同,日本直接称的是“天皇”,与中原王朝的皇帝平起平坐。

但祢军墓志铭中却明确记载了:公元665年,祢军以唐使身份出使日本,此前日本因为出兵救援百济,白江口一战被唐军打的全军覆没,所以天智天皇废帝号向唐朝称臣,并废除原有历法,采用唐高宗的麟德历。

2、日本国号。一说起日本,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会想到半岛东部由四个大岛组成的国家。不过祢军墓志铭中却发现了“于时日本余噍,据扶桑以逋诛”这样一段话。这也是目前所知的最早出现“日本”这一国名的记载。

什么意思呢?余噍是指亡国后的遗民,当时唐朝刚刚灭掉百济国,所以翻译过来是说:百济(今韩国)的遗民逃到扶桑(今日本)以躲避惩罚。也就是说,最早叫“日本”的居然是朝鲜半岛上的百济。

有没有可能是解读错误呢?绝无可能,因为在祢军出使日本的五年以后,唐朝给日本的国书当中依然写着“大唐皇帝敬问倭王书”,也就是说唐朝依然叫他们倭国。这一发现也刷新了目前的认知。

因为早在隋朝时,倭国就曾致函隋炀帝“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所以后世也理所当然的认为“日本”这个国名原本就是今天的日本最先使用的。祢军墓志的发现,完全推翻了这一切。也难怪日本网民知道这一发现后,悲哀的评论道:“所以我们继承了百济国号?耻辱”、“天智之类,完全唐朝的傀儡吧”、“原来我们才是山寨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