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治,声名远播东亚的清代书法家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清代书法家。

王文治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探花,喜用淡墨,人称“淡墨探花”。其书取法米芾、董其昌、李邕,用笔瘦硬劲挺,结构内敛紧凑,因转少折多,更显果断利落,俊爽豪逸。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王文治同使臣全魁、周煌出使琉球,琉球人视王文治作品为至宝,纷纷重金求购。当时朝鲜人纷纷慕名来华,就为专门购买其书法。如今,日本许多博物馆仍珍藏着王氏真迹。

王文治《论书立轴》

释文: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余书不足学,学者辄偄无劲气,今乃舍子瞻而学余,未为能择术也。涪翁书实有东坡所不及处,顾推服如此,知大贤未有不虚怀者。文治。

王文治《行书五律诗轴》

释文:高迥山中阁,萧闲世外人。天花晨供佛,明水夜朝真。残日将沉海,乔林不计春。烟云与诗思,相对斗清新。同仁即吐纳烟云阁,翌日莲巢为图,以纪其胜,而系以诗,余次其韵。时乾隆辛丑阳生之月。文治。

王文治《行书临快雪时晴帖轴》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东晋至今近千年,书迹传流至今者,绝不可得,快雪时晴帖,晋王羲之书,历代宝藏者也。文治临。

王文治《行书节临黄庭坚尺牍轴》

释文:急足来,伏奉三月六日手诲,审别来侍奉万福。何慰如之。惠寄鲍诗、扬州集。实副所望。广陵四达之冲。计得近文字之日极少。然旨甘之奉易丰。又弟甥在亲前。此亦人生极可意事。临黄涪翁尺牍,梦楼王文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