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抗日援朝,痛打日本狼狈回巢

二战之后日本无条件投降,让我们老百姓大快人心,死难的人民和烈士值得我们怀念。但在明朝时期,针对日本的入侵朝鲜,明朝万历年间做出了满意的一份答卷,为了抗日援朝,打到日本军队无法还手、节节败退为止,哭天喊妈的狼狈逃回自己国土。

日本太阁丰臣秀吉武力统一日本后,由于人多地少从而侵略别国来增加自己的土地,找来找去把目标定位在了朝鲜,不是无缘无故没有原因的,是因为当时朝鲜处于风口浪尖朋党之争,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政变。丰臣秀吉就看准这次绝佳机会,发兵占领朝鲜,这时的朝鲜哪经得起这么多人马的进攻,朝廷更本打不过日本,就几支义军支撑着,但卵用都没有,轻而易举就拿下朝鲜,贪婪的丰臣秀吉想趁机吃掉大明朝,为自己建功立业。

朝鲜国王趁乱逃离京城平壤,来到中朝边境避难,并遣使向宗主国大明王朝求援。这下明王朝内热闹多了,主和派和主攻派上演精彩的口舌之争,弄得明神宗朱翊钧左右为难,最终还是采纳主攻派的建议出兵抗日援朝。

1593年正月七日,明朝大军兵临城下,在朝鲜京城平壤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日本军见明朝大军浩浩荡荡冲过来,关上城门。这时,明朝大军已经准备好大炮等先进武器,命令一下,炮声四起,城内呐喊声随即响起,一刹那遍地是尸体。日军的火枪哪比得上火炮,死伤无数。紧接着,明军下令冲城,士卒密如蚁聚,争相攀登,平壤各门顿时陷入了激烈交战,兵戎相见。拼的就是你死我活。

经过激烈的战斗,日本军处于崩溃的边缘,只差最后一根稻草。就在不远处,辽东总兵李如松下令为避免双方不必要的伤亡,只要日军撤出平壤,明军将不予拦截,不知这算什么招数,城内日军见无人拦截,以为明军怕了,更加肆无忌惮的往城南方向杀去。就在日军到达城南口,李如松立刻下令火炮队开炮,一时间日军顿时乱作一团,狭长的道路无路可逃。最后,丰臣秀吉的手下小西行长 一看情况不妙,率以小部队人马撤回黄海道。日军以失败告终,李如松凭此一战,威名远播明日朝三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