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说了一成语,却被此人批的哑口无言,最终还不敢得罪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刘表传》注引《零陵先贤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至十三年(公元208年)之间,主要人物有两个,曹操和刘先。原文如下:

先字始宗,博学强记,尤好黄老言,明习汉家典故。为刘表别驾,奉章诣许,见太祖。时宾客并会,太祖问先:“刘牧如何郊天也?”先对曰:“刘牧托汉室肺腑,处牧伯之位,而遭王道未平,群凶塞路,抱玉帛而无所聘俯,修章表而不获达御,是以郊天祀地,昭告赤诚。”

太祖曰:“群凶为谁?”先曰:“举目皆是。”太祖曰:“今孤有熊罴之士,步骑十万,奉辞伐罪,谁敢不服?”先曰:“汉道陵迟,群生憔悴,既无忠义之士,翼戴天子,绥宁海内,使万邦归德,而阻兵安忍,曰莫己若,既蚩尤、智伯复见于今也。”太祖嘿然。拜先武陵太守。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先字始宗,知识渊博,记忆力超强,尤其喜欢黄老的言论,认真研究过汉代的典故。做刘表的别驾时,曾奉命前往许昌去见曹操。当时不少宾客在场,曹操问刘先:“刘表为什么到郊外祭天?”刘先答:“刘州牧受汉室的嘱托,担任荆州州牧职位,意识到君王之道并不平坦,各种凶顽堵塞道路,怀抱玉帛却无处朝拜,写了表章又送不到皇帝手中,因为这个才在郊外祭祀天地,想要告诉世人他的忠诚之心。”

曹操又问:“各路凶顽之人指的是谁?”刘先回答:“举目可见的都是。”曹操说:“如今我有熊罴一样勇猛的武士,有十万步兵、骑兵,奉皇帝之命讨伐有罪之人,谁敢不服从我?”刘先回答:“汉朝的政权已被分割,老百姓饥寒交迫,没有忠诚义气之人辅佐拥戴天子,安抚平定天下,让各地都归顺朝廷,只有依仗强大的军队、醉心用残酷的刑罚、还说没有自己天下就会如今的虚伪之人,就像蚩尤、智伯这样的人再度出现一样。”曹操听完,默不做声,加封他为武陵太守。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出自曹操之口,叫做“奉辞伐罪”,意为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尚书》中的“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

文中曹操提到的刘表祭天,原本是僭越之举,故此曹操想以此为难刘先。刘先的回答非常巧妙,借刘表的宗室身份予以反击,同时暗指曹操专权篡政。曹操用“奉辞伐罪”进行威胁,刘先也毫不客气,直接将曹操比做蚩尤和智伯,言辞之犀利,让曹操无言以对。而当时曹操正在集中经历对付袁绍,不便发作,只要将刘先拜为太守了事,不想因此得罪刘表。

参考书籍:《三国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