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板斧的将军不都是莽汉

曹操手下大名鼎鼎的五子良将后将军徐晃虽然在《三国演义》里着墨不多,但历史上是一位很有谋略的武将。

“延津诛文丑”其实是徐晃的战功,在罗贯中生花妙笔的帮助下,被关老爷抢走了功劳。别看徐晃手持板斧,他可不像李逵,程咬金似的人物。

当初汉献帝从西凉军阀李傕郭汜那里脱身,返回洛阳,在后有追兵前有黄河挡路的时候,徐晃就建议当时他的主公杨奉帅兵保驾,名义上有护驾的功劳,实际可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只是曹操兵多将广抢得了先机,但徐晃作为一名武将有这样的考虑,表现出了他独到之处。

后来在投靠曹操的事情上,虽然他也感到杨奉不是成就大事的人,但总觉得时间长了,不忍相弃。然而最终没有固执相从而投奔曹操,在那个年代,武将择主而栖是常事,他的介绍人满宠劝他将杨奉作为“投名状”献给曹操,徐晃“臣弑主,不义,吾决不为”。

加入曹操集团的徐晃如鱼得水,随曹操东征西杀,名声大振,被曹操赞誉有“周亚夫之风”。

公元211年,徐晃随曹操征讨马超,徐晃带领队伍夜间偷渡黄河对岸的蒲坂津,开辟新战场,从而接应曹军过河,为曹操能破西凉进入关中奠定了基础。

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七军,俘虏于禁,斩杀庞德,围困襄樊,威震华夏。徐晃临危受命,奔赴荆州前线和老对手关羽对决。

徐晃并不急于出兵,深沟高垒,闭门不战。等曹操再发援兵,徐晃才改变战略,佯攻围头(地名),暗攻四冢(地名),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徐晃在等待时机,就是他意识到孙刘联盟将很快瓦解,果然关羽身后的江陵被东吴占领,关羽被抄了后路。

徐晃是一位有战略头脑的将军,亚夫之才没有浪得虚名。双方的僵持以关羽退却而告终,徐晃既成功地解除襄樊之围,又保存了实力,让他们孙刘两家兵刃相见,遏制了刘备集团北攻中原的势头。

怪不得徐晃回军时,曹操出七里迎接,大赏其功劳,赞扬这为耍板斧的智勇将军。

公元227年,徐晃因病辞世,谥“壮侯”,不是《三国演义》里写的讨伐孟达时中箭身亡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