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入版画 考手艺的不光是“大尺幅”

《周初诸侯大分封》局部。本报记者余如波摄

《史可法殉城》局部。本报记者余如波摄

□本报记者余如波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大尺幅”的美术作品通常采取中国画、油画、雕塑等形式,版画创作往往主打“小而美”。不过,随着一些艺术家的探索,这一“偏见”近年来逐渐打破。5月22日,“版刻春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四川美术馆馆藏版画作品文献展”在四川美术馆举行,展出《周初诸侯大分封》《歌尽桃花》《史可法殉城》3件作品及相关创作资料。这些作品的宽、高都分别超过4米和2米,称得上版画中难得一见的“巨作”。

版画作品如何处理历史题材?记者发现,“大尺幅”只是第一个难点,画家面临的考验远不只是艺术问题。

1

大尺幅版画

错版、漏印、重叠都是“拦路虎”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这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名句,表现唐宋八大家风采的套色版画《歌尽桃花》,构图便恰恰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扇面”形式。“唐宋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独步天下,有如一把巨大的折扇骤然打开,无尽的历史跃然纸上,大家凸显。”《歌尽桃花》主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代大权说。

《歌尽桃花》高2.7米,宽4.4米,苏轼等唐宋八大家或拄杖而行,或静坐沉思,或吟咏风月,他们的形象、著述和相关历史文化景观跃然纸上。谈到此次创作,代大权坦陈“有些赌气的成分”。“以往很多重大美术活动,总是认为版画不堪重任,不是限定尺寸,就是干脆‘不带你玩’,使得版画与中国画、油画、雕塑等渐行渐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见”?《周初诸侯大分封》主创、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康宁认为,版画从印刷术脱胎而来,历来多作书籍插图或小幅面作品,常以观者手上“把玩”为趣。同时,版画的制作工序、材料的运用等,都给版画创作的尺幅带来了一定限制。

2002年,康宁以6块原木长条组合完成黑白木刻《延续的片段》,具有中国古代简牍的形式意味。“简牍是中国早期特有的书写形式,今天我们的历史题材创作,不也是对历史的又一次书写吗?”从中汲取灵感,《周初诸侯大分封》由16个简牍形状的画面构成,以上百个人物形象刻画了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后分封诸侯的历史场景。

“长期以来,我都是在1米左右的板材上做文章,《史可法殉城》画面大小8平方米,4次套色总共刻板32平方米,错版、漏印、重叠等想不到的问题接踵而至。”《史可法殉城》作者、邯郸学院教授袁庆禄说。

2

历史题材创作

既要艺术性又要符合史实

对于艺术家而言,历史题材版画要求的“大尺幅”,还只是创作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袁庆禄认为,“大气魄”其实才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宏大的感觉要靠画面内在的气势传达出来,而不仅仅是大的尺幅。”

1645年4月,清军兵围扬州,守将史可法浴血奋战,最终壮烈殉国。“构图设计上,我着意英雄群体的形象塑造,人物或躺或卧,或横刀立马,或剑拔弩张,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彰显史可法大义凛然的精神。”袁庆禄说,刀与木相遇形成的“刀痕”是木刻的核心元素,自己对人物面部表情精雕细刻,力求赋予画面节奏和韵律。

展览现场还有大大小小数十张人物头像黑白稿,它们都是代大权等人为《歌尽桃花》进行形象设计的产物。“我对形象的要求是不但要有文化抱负、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关键是还要古意盎然。”代大权透露,除了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大量搜集古人形象,创作者还从日韩等亚洲国家历史文化名人中寻找可资表现的形象资源。“以期达到历史的沉淀,促使创作主题进一步升华。”

《周初诸侯大分封》所表现的历史时期较远,创作中要做的功课更复杂。2014年9月的专家看稿会上,康宁等人的初稿遭到猛烈“炮轰”:缺乏西周初年历史氛围,服饰、人物形象有误……向历史专家等请教后,不少“硬伤”很快暴露,“比如画稿上有全身铠甲的骑兵队列,然而考古显示,周初还没有骑兵,铠甲通常也只有胸甲和背甲。”康宁说,为了尽量还原兵器,他们还请人到妇好墓文物展上拍摄资料。“有一幅模拟还原的戈、矛,专门请人站在实物旁拍摄,直观感受兵器与真人的比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