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到死也想不到,他一生功业只是为一个亭长作嫁衣裳

秦始皇其实只比汉高祖刘邦大三岁,但给人的感觉是两个人完全不在同一个时空。为什么呢?因为刘邦出现在历史记载中的时候,秦始皇已经驾崩了。

如果秦始皇不驾崩,也许刘邦就在沛县斗鸡走狗,吃喝嫖赌,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但巧的是秦始皇死的时候年龄还不大,而刘邦已经是中年人了,秦始皇的死,给刘邦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机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必须说到起跑线的问题了。秦始皇是天潢贵胄,不需要自己付出什么努力,就可以顺其自然的成为秦国国君,然后再纵横天下,统一六国,成了始皇帝。

而刘邦这时候还是一个乡下的小无赖,出身低微,想去投奔魏国的公子信陵君当门客,混碗饭吃。结果很不幸的是,他到魏国的时候,信陵君已经死了,只好又回到老家继续当他的小混混。

刘邦起兵之前的记载很少,只有零零散散的一些事迹。但是从《史记》记载来说,刘邦早期的形象当然是很负面的,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斗鸡走狗,喝酒赖账,吃喝嫖赌,还喜欢到处勾搭女人。

唯一看得出来有点雄心壮志的,就是秦始皇东巡的时候,作为围观群众的刘邦只是感慨了一句“大丈夫当如此也”。但这句话最多也就是表达一下艳羡的心情,相比之下,项羽的“必可取而代之”就霸气多了。

但是秦始皇驾崩,陈胜吴广起义,秦朝土崩瓦解,刘邦的机会才终于来了,带着他的一群狐朋狗友,加入了起义军,成为楚怀王手下的将领,之后又先入关中灭秦,在楚汉之争中击败项羽,建立了汉朝。

秦始皇一生最大的功绩当然是灭六国,将全国从诸侯分封变成郡县制,让中国进入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时期。但是秦始皇并没有来得及把这件事做完就龙驭上宾了,秦朝崩溃,诸侯纷纷复国,秦始皇的努力几乎完全付之东流。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虽然表面上也进行分封,但是通过消灭异姓诸侯,分封同姓诸侯,同时由中央向各诸侯国委派国相等官员,以加强中央对诸侯的控制。同时,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也逐步显现出来,整个国家走在通往更高的中央集权的路上。

到七国之乱后,秦始皇心心念念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终于稳定下来了。虽然仍然有些零零散散的诸侯存在,但中央已经能够完全控制他们,他们也没有实力威胁中央了。郡县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中央集权。汉朝完成了秦朝没有完成的任务。

秦始皇洒下的种子,终于在刘邦的子孙手中开花结果了。秦始皇到死也不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叫刘邦的人存在,更不知道他只是自己的庞大帝国的一个小小亭长,但秦始皇更想不到的是,他的政治遗产并不是他的子孙继承,而是这个小小的亭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