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高考吃什么?

最早一批00后就要参加高考了。说说从前“高考”的事。

南宋刘昌诗《芦浦笔记》,谈到他家收藏了一卷北宋主考官赵抃的考务日记,详细记录了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高考”细节。

操办这年“高考”的大臣有三位:右司谏赵抃,翰林学士贾黯,侍御史范师道。

据赵抃日记载,1061年丁丑科举于2月26日正式启动。这天,三位主办大臣到皇宫崇政殿集合,认真传达学习了宋仁宗关于“高考”工作的三项重要指示,考务中心编排所启用。

27日,52岁的宋仁宗亲临崇政殿,试进士、明经诸科举人。考试内容三项:一篇赋,“王者通天地人赋”。诗歌:“天德清明诗”。策论:“水几于道论”。考试题目四平八稳,充满了正能量。

考试结束,太监传达圣谕指示:要求考官认真阅卷,并赐酒食慰问。考官当场初评试卷,列出第三至第一百二十七等。

28日,宋仁宗亲临阅卷现场,指导排出经生名次,特奏毛诗11名,尚书9名,明法4名,赐工作餐。29日为法定假日,皇帝赐考官酒食和茶。3月1日,皇帝亲临考务中心考校所,指导编排诸科卷子,赐酒食果子。

3月2、3、4、5日,皇帝每天亲临考务中心覆考所,指导工作。明确提出判卷五等标准:一等谓学识优长,辞理精纯,出众特异,无与比伦。第二等谓才学该通,文理周密,于群萃中堪为高等。第三等谓艺业可采,文理俱通。第四等谓艺业稍次,文理粗通。于此中仍分优劣,优即为第四等上。第五等谓文理殐浅,退落无疑。

3月6日,皇帝亲临考务中心详定所,考官经认真评卷会商,特奏名进士38人,编排特奏名进士卷子。3月7日,皇帝再临详定所,指导编排进士卷子100号,特奏名一号。3月8日,皇帝亲临考务中心编排所,考官谨呈进士卷子二道,继续编排进士诸科卷子。

3月9日,考务中心将考卷、名次、考生资料逐一核实无误,将考试结果上报皇帝御览,听候圣旨定夺。至此,历时13天的北宋嘉祐六年丁丑科举正式结束。这13天里,宋仁宗连续十天亲临考务中心现场办公,督导工作,可见北宋最高统治者对于“高考”的重视。

考试程序严格分为编排、考校、覆考、详定、封弥、出仪六大环节,流水作业环环相扣,层层把关核对签字负责,互相监督制约,责任倒查,有效防止了营私舞弊,保证了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

考试成绩二等以上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三等为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等以下择优录取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金榜题名,统称为进士,可以直接担任官职。

对于屡考不中的往届考生,允许他们在皇帝主持策试时,报名参加复试,叫“特奏名”,相当于今天的“复习生”。通过这一渠道考中的进士,称为“特奏名进士。”

纵观北宋一朝,之所以出了那么多灿若群星的寒门贵子、白衣卿相,与北宋一张卷子考全国、拼分不拼爹的公平高考制度不无关系。

假如没有公平的考试制度作保证,寇准、吕蒙正、范仲淹、欧阳修等这些寒门子弟赤贫考生,一无东京开封府户口,二无拼爹资本(有的考生连爹都没有,如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努力也许将化为泡影。或许,他们连“中学”都无法坚持读完,就不得不加入打工洪流,到工地搬砖。

考试过程中,多次有皇帝赐酒食安排工作餐的记录,可见主考官们的生活是不错的。那么,宋朝的“高考”学子们生活怎么样,他们吃什么?

北宋时期,东京开封府设立太学,选拔全国优秀学子在此学习。宋仁宗时,范仲淹在皇帝支持下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读书人必须在学校学习三百天以上,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各地学子考前都集中到太学深造,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太学生在校人数,由数百人猛增到两三千人。

而北宋最著名的校园美食“太学馒头”,就是由太学的学生食堂创造的美食品牌。北宋元丰初年的一天,宋神宗视察太学,趁机了解学生食堂情况。那天正赶上吃“太学馒头”,宋神宗品尝了香喷喷的馒头后,充分肯定,他满意地对陪同大臣们说,“以此养士,可无愧矣”!

北宋的馒头和今天馒头不一样,它是带馅的包子。“太学馒头”,是羊肉馅包子。用羊肉包子来作学子们的学生餐,这是很赞的生活。皇帝的金口玉言和最高指示,使太学馒头一下子就火了。直到南宋时期,岳飞的孙子岳珂,吃了太学馒头,还忍不住写诗点赞——“几年太学饱诸儒,薄伎犹传笋蕨厨……老去齿牙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馋奴”。

但是馒头和包子又有细微的差别,二者并不是同一种美食。宋代,馒头和包子先后出现,都是包馅的发面团蒸食。

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市面上的餐馆既卖水晶包儿、笋肉包儿、虾鱼包儿、蟹肉包儿、细馅大包子等五花八门的包子,又同时经营羊肉馒头、太学馒头、笋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等各色馒头品种。

具体来说,皮薄馅大的叫包子,皮厚馅小的叫馒头。据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载,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孟获,改革了当地土著用人头祭祀天神的陋习,教他们用面包裹着猪羊等动物的肉来替代人头,从此有“蛮头”传世,后谐音为“馒头”。

到宋代,在馒头基础上,又发展出了薄皮的包子。《东京梦华录》载,“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在京第一”。这说明,11世纪初叶北宋首都开封出现了包子。

今天北方人常吃的馒头,北宋叫“炊饼”,就是武大郎同志挑担沿街叫卖的宝贝。炊饼由唐代的蒸饼发展而来,宋仁宗名赵祯,蒸字与皇帝名字音近而犯禁,为避讳改名“炊饼”。

从古到今,馒头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包馅到实心的演变过程。今日北方人口中的馒头,均为实心半球形面食。倒是南方地区所说的馒头,如生煎馒头等,则多保留了包馅的古法。

只是太学馒头虽美,并不是穷学生可以常吃到的。皇帝到太学视察,当天的太学馒头经过精心导演安排,接驾版的馒头肯定皮薄、馅大、肉多,好吃还便宜。然而,宋神宗在位18年,只去品过一次太学馒头。他不到太学食堂与民同乐的时间,太学馒头肉多不多,就很难说了。

北宋太学生“每人只月钱三百文添厨,其余自备”。每生每月补助的伙食费只有区区三百文,在当时只够买一两斤羊肉或一只公鸡。

据宋人吕荣义《上庠录》记载,北宋太学食堂逢初三、初八改善伙食,春秋天加餐炊饼,夏天加餐冷淘(即凉面),冬天加餐为太学馒头。可见,太学生一年中能吃到太学馒头的机会是有限的。

宋神宗熙宁年间,在湖北安州,有人“以四钱买胡饼二枚。”当时胡饼(即烧饼)两文钱一个,而每枚炊饼价格两三文,到徽宗末年乱世才涨到七八文。学子们日常的食物,怕还是物美价廉的胡饼和炊饼。

马克·吐温说,“人们常常谈论天气,但总是无能为力”。对缺油少肉的清寒学子来说,太学食堂通常也是这样。三更灯火五更鸡,“高考”学子十年寒窗苦,鄙饮陋食之苦当是重要的一部分。

祝辛苦的学子们金榜题名!

作者简介:老周,生于河南邓州,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现居郑州。办过美食杂志,经营过十余年高端餐饮,资深吃货,资深美食评论人,已在纸媒发表美食文章两百多万字。人活着,无非是遇到些有趣的人,经历些有趣的事,再明白些道理。老周陪你聊聊那些有趣的吃——写给所有崇尚文明、向往真知,对人生有所追问的人。人生路漫漫,风景无限好。朋友,慢慢走,欣赏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