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黄帝内经》之153: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

《黄帝内经》一起读第153天,一起继续哦……今天是论述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这五种类型之人的——

《灵枢 通天篇》

原文: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

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徧明也。

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之乎?

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

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

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

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

黄帝曰: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毋故,卒然新会,未知其行也,何以别之?

少师答曰:众人之属,不如五态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

黄帝曰:别五态之人奈何?

少师曰:太阴之人,其状黮黮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崄,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颙颙然,愉愉然,暶暶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

翻译如下:

黄帝问少师:我曾听说人有阴阳体质之分,那么什么是阴人,什么是阳人?

少师说:天地之间,上下四方之内,万事万物都不会离于“五”,人也是与“五”相应的,并非只有一阴一阳而已,我只能简略地说一说,这很难用语言全部阐释明白。

黄帝说:我希望能够听听这个大略之意,如果是贤人、圣人,能够尽数了解而使用它吗?

少师说:人与“五”相应,大致有太阴之人(禀赋纯阴之人)、少阴之人(阴多阳少之人)、太阳之人(禀赋纯阳之人)、少阳之人(阳多阴少之人)、阴阳和平(阴阳平衡之人)之人,这五种人,体态不同,筋骨的强弱、气血的多少也各不相同。

黄帝问:这五种类型的人,如何各不相同,可以听听吗?

少师说;太阴之人,个性贪婪而无仁厚之德,外表正直谦恭,内心积虑重重,只喜获取而不愿付出,喜怒不形于色,不追求世之时尚,行动善于后发制人,这就是太阴之人的性格特征。

少阴之人,贪图小利而心性残忍恶毒,看到别人有不幸或损失,就好像自己占了便宜得到好处一样,喜欢伤害他人,见到别人荣光或获利,就反而愠怒生恨,心性善于嫉妒,对人没有恩义,这就是少阴之人的性格特征。

太阳之人,为人处事安然自足,喜欢谈论大事,即使自己没有能力也喜欢夸夸其谈,志向四方但好高骛远,行为举止不顾忌是非对错,做事情经常自以为是,意气用事,事情即使失败了也并不后悔,这就是太阳之人的性格特征。

少阳之人,做事谨慎,遇事往往会反复斟酌,自贵自重,有了很小的官职,就会高傲自得,喜欢对外交往,但不善于团结他人,这就是少阳之人的性格特征。

阴阳和平的人,为人处事安静祥和,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恐惧不安,也没有什么能让他欣喜不安,平心静气地与周围的事物相适应,与人相处不好相争,安然依随世态的变迁,处于尊贵之位仍保持谦逊,以德、以理服人而不是使用权力、强势的手段压制人,有非常好的管理才能。古代善于使用针灸、艾灸的人,会观察病人属于这五种类型中的哪一种,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用泻法治疗邪气亢盛的病人,用补法治疗正气不足的病人。

黄帝问:如何治疗这五种类型的人?

少师说:太阴之人,体内阴气旺盛而阳气深藏不现,其阴血浑浊粘稠,卫气滞涩,阴阳二气无法和谐,筋脉弛缓皮肤厚实,不使用快速泻除的方法,就无法让亢盛的阴邪消散。

少阴之人,体内阴气盛阳气弱,胃的容积小而小肠的容积大,六腑功能不和调,足阳明胃经脉气弱小而手太阳小肠经脉气盛大,治疗时一定要仔细诊查后再调治,这一类型的病人,阴血容易脱失,阳气易于败散。

太阳之人,体内阳气旺盛而阴气深藏不现,一定要谨慎予以调治,不要让阴血脱失,而要泻除过盛的阳气,但是,如果阳气泻除太过就会导致阳气脱失,阳气严重脱失病人就会出现狂证,如果阴血阳气都出现脱失,病人就会突然昏厥人事不省。

少阳之人,体内阳气盛而阴气弱,经脉相对细小而络脉更加粗大,阴血在内微弱阳气在外亢盛。治疗时,要补实不足的阴血,泻除有余的阳气,但如果只单独泻除络脉的阳气,就会导致阳气很快耗散脱失,而在内的阴血仍然不足,病也就很难治愈。

阴阳和平的人,体内阴阳二气均衡和调,血脉也就和调,医生要谨慎诊断其阴阳情况,审视正邪之气的盛衰,观察面容仪态的情况,判断是病邪有余还是正气不足,如果是邪气亢盛就用泻法,是正气不足就用补法,邪气不盛正气不虚的,就取本经穴位来治疗。这就是调和阴阳,区别五种类型的人并分别加以治疗的方式。

黄帝问:这五种类型的人,并不是故旧相识,和医生突然第一次见面,并不知道他们的品行,又如何区别呢?

少师说:普通体质类型的人,也就是阴阳二十五人,不适宜用这五种类型来区分,所以才有五五二十五人的说法,而这五种类型的人和阴阳二十五人没有关联。这五种类型的人,不适合普通体质类型的人。

黄帝问:那么如何辨别这五种类型的人?

少师说:太阴之人,面色深黑,晦暗阴沉,心机深沉外表谦逊,身形比较高大,并不佝偻但却经常做出卑躬屈膝的样子,这就是太阴之人的形色举止特征。

少阴之人,看上去很公正内守,实则内心阴险残忍,站立时往往躁动不安,行为乖僻,行走时常常弯腰下伏,这就是少阴之人的形色举止特征。

太阳之人,其形状往往高傲自得,自满自大,挺胸腆腹,膝盖腘窝弯曲,这就是太阳之人的形色举止特征。

少阳之人,其形状是站立时喜欢仰头,行走时喜欢摇动身体,两臂、两肘常常背在背后,这就是少阳之人的形色举止特征。

阴阳和平之人,其形状安详宁和,为人随和,态度端正但很温和,常常是和颜悦色,目光柔和慈祥,举止有分寸,大家都称呼其为君子,这就是阴阳和平之人的形色举止特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