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大军蠢蠢欲动,此二国给蒋介石一警告,蒋直接放弃攻击延安

1943年,二战进入末期,战场形势也是风云突变,以德、日为首的法西斯集团后继乏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迫使德军由攻势转向守势;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倒台;美国参战之后,日本在亚太战场逐步丧失战略主动权。而在中国战场,抗战也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而与此相反的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不是运筹如何尽快打败日本侵略者,却是想着如何削弱以至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以便战后独占抗战胜利果实,继续维持独裁统治。为此,1943年春夏之际,国民党悍然发动了第三次反共磨擦。

1943年3月,蒋介石撰写了《中国之命运》一书。书中诬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新式军阀”、“新式割据”。同时,国民党还出版大量反共、反民主的书籍和刊物,为其发动第三次反共磨擦作思想准备和舆论动员。

6月7日,蒋介石致电“西北王”胡宗南( 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掌握第8战区实权),询问“对于边区之准备现至如何程度”,要求胡“详覆”(“闪击边区”的军事计划)。6月18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反共军事会议,部署60万军队蠢蠢欲动,准备分兵九路“闪击延安”。蒋、胡二人对此次的“闪击延安”的计划保守的十分严密,就连国民党内部的许多高官都不知道。但是,此秘密计划却被胡宗南的机要秘书——潜伏在胡身边的中共地下党员熊向晖得知,他将有关情况紧急密报延安。

为此,毛主席特地撰写社论《质问国民党》,该文首先提出国党将两个集团军调离黄河河防,准备进攻边区这一事实,然后向国民党提出尖锐质问。与此同时,中央发动“宣传反击”,给国民党造成舆论压力,延安三万群众举行紧急动员大会,号召边区人民动员起来,制止内战,保卫边区。

延安方面的“宣传攻势”一方面让国民党的“闪击”计划提前曝光,此消息很快传到国外。不仅苏联人担心,也让美国人不安。因为当时二战尚未结束,蒋介石的“闪击延安”计划显然是不利于中国的抗日形势的。

苏联报刊认为,国民党政府“极力破坏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军事合作”,简直是帮助日寇征服中国;美国的《纽约时报》、《纽约论坛报》等报刊也刊登了抨击国民党内战政策的文章。美、苏两国还召开会议,他们警告蒋介石不得发动内战,否则停止援助,这就迫使蒋介石放弃了“闪击延安”的计划,第三次反共高潮也告一段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