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兹:鼓楼医院护士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守护着人道主义阵地

一位半生旅居中国的美国护士,一位年且七旬的未婚老妇,不幸地,她亲历了80年前那段充斥暴力和恐惧的岁月,但她并未成为一名看客,尽管她是一位外籍公民,但她没有选择离开,她亲历,且亲为,与一批留下的医生、护士坚守着日军肆掠的南京城中一方人道主义的阵地。

伊娃·海因兹小姐,中文名韩应德,生于1872年2月1日,毕业于曼奈苏苔圣保罗城市医院护士学校,1912年来华,1924年开始在鼓楼医院(university hospital of Nanking)任护士(1),未婚。

鼓楼医院是南京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西式医院。清光绪年间开办,有美国基督会背景,最初名叫“基督医院”,因其首任院长为加拿大籍传教士马林,时人又称马林医院。1914年该医院为金陵大学收购,自此成为金陵大学校产,故称金陵大学医院,因所在地位于南京市鼓楼一带,又称鼓楼医院。(2)

1937年11月底,国民政府撤出南京,此后,南京城内只剩下野战医院和鼓楼医院,部分留守的鼓楼医院成为南京城内唯一向平民开放的医院。自11月22日,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立后,鼓楼医院承担起安全区战时救护和卫生行政工作。(3)

南京大屠杀前,鼓楼医院共用外籍人士5人,均为美国籍,分别为罗伯特·O·威尔逊(Rober O.Wilson)、C.S.特里默(C.S.Trimmer)、伊娃·海因兹、格雷斯·鲍尔(Grace Bauer)、詹姆斯·麦卡勒姆(又译迈卡伦或麦卡伦)(James H.McCallum)。海因兹小姐担任看护部主管的工作。(4)

自1937年11月国民政府撤出南京之后,大量医护人员撤离南京,鼓楼医院的工作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福斯特《致家人函》称:“金陵大学医院为数不多的几位工作人员正英勇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其中有两位外国医生,一位中国医生;两位外国护士及几位中国护理人员。超负荷的工作以及缺乏人手已使他们疲惫不堪,中方管理者及49位其他医护人员都已撤往汉口。这是我们必须忍耐的伤心事之一——那么多这里亟需要的专业人员都撤走了”(5)不仅医生,护理人员也及其缺乏。整个鼓楼医院仅海因兹一名美国护士,11月时,只有4名有经验的中国护士,尽管12月份通过招募和培训,护理人员有所增多,但其中有护理经验,能够很好的承担护理工作的人员极其有限。1938年1 月 25 日拉贝在日记中援引特里默的报告,写道:“原先我们这里有42 名经考试合格的女护士、50 名见习护士(女大学生)、4 名美国医生、19 名中国医生,现在仅有 14 名经考试合格的中国女护士、1 名美国女护士、3 名学历较低的中国医生及 2 名美国医生。”(6)

威尔逊在12月21日的日记中也称:“我有一个重病号,胸腔被穿透,病历表上写着体温是99度(华氏),脉搏80次,呼吸24次。我意识到这完全不准确,就亲自做检查,结果发现心跳120次,体温102.6度,呼吸48次。这个‘小小’的误差是这层楼护理水平的象征。”(7)而由于南京保卫战前后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伤害、强奸等暴行,使得鼓楼医院的工作量剧增,海因兹女士等护士的护理工作也更加困难。美国记者德丁在12月22日发自上海的航空通讯中称“美国教会办的金陵大学医院在整个战斗中自始至终都开放,并设法专门收治平民伤员 ,然而也收留了一些伤兵 。两个美国医生弗兰克·威尔逊和 S .C .特里默 ,两个美国护士格瑞丝·鲍尔和伊娃 ·海因兹以及几位中国助手日夜治疗她们负责的 200 名病人。”(8)

威尔逊医生在信件中也称赞海因兹小姐等美籍医护人员在南京保卫战期间的贡献,“今天下午,抬担架的约100人从下关来,给我们抬来了50名左右的伤员。我现在只是负责需要特别治疗的重症士兵12人,其他有40位平民患者。特里默、格瑞斯·鲍尔、海因兹他们都帮助我,起了很了不起的作用。”(9)而王丽根据《鼓楼文史》、《英美文书·安全区文书·自治委员会文书》、《美国传教士的书信与日记》等资料作出了一份鼓楼医院在1937年12月收治病人情况的统计表(见表一),也可以反映出当时护理工作的艰巨。

表一:鼓楼医院住院病人变化表(1937年12月)

尽管面临着繁重了护理工作,海因兹小姐等医护人员依然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尤其是当医院有新生命诞生时,大家心情都会变好一些。威尔逊医生在圣诞节后一天的日记中写下“我上午的查房被两次生日庆典打断。一次是在10时30分,另一次是在11时30分。一大清早,海因兹、高小姐还和我打赌哪一个先出生。在一连生的是女孩之后这次该是个男孩。事实上,我们连续接生了五个女孩后,那一夜生的是一个男孩。”(10)海因兹小姐很喜欢这些新生的天使,经常待在育儿室中,“上周有15至20个婴儿(出生),六个降生在圣诞节。人们很容易就能找到海因兹小姐,她经常在育儿室照顾所有的小宝贝。”(11)这些新的生命给笼罩在暴力和绝望阴霾下极度疲劳医护人员们带来了一丝慰藉。

除了承担护理工作,海因兹小姐等外籍人员还要承担高强度的值班工作。这些美籍医护人员利用其美国公民的身份,尽一切努力避免日军在医院实施暴行,据麦卡伦先生信中称“在这儿,一个外国人必须在医院值班24小时,以面对付日本人的光临。”(12)威尔逊医生日记中就记录了一次海因兹小姐在值班时遭遇日本散兵侵扰的事,“晚饭后我返回住所时,发现三个士兵已经仔细搜查过这个地方。海因兹小姐陪着他们去后门。有两家伙到了那儿,另一个却不见了......我给外面的其他人打手势,明确告诉他们这是美国医院。你们怎么能这样呢?那两个家伙允许把他们领出去。”通常美籍医护人员能够阻止日军实施暴力,阻止他们伤害、强奸,甚至杀人的行为,毕竟日本散兵对处于中立的美国公民还有所顾忌,但在避开他们的时候,医院其他中国籍护士仍然避免不了被侵犯,甚至强奸。同时,这也并不代表日本兵不会当着他们面犯罪,甚至对这些美籍人士犯罪,偷窃和抢劫的活动并不能被阻止,就在上文提到的日军侵扰中“他们抢走了海因兹小姐和其他人的手表,还抢走了一些钢笔。”(13)这次事件威尔逊医生在事后曾向日本大使馆投诉“12月18日晚上近八时的时候,3名日本兵从医院的一个后门闯入,放肆地在医院的走廊里跑来跑去。医院65岁的护士海因兹小姐接待并陪同了这些闯入者,尽管海因兹小姐一再声明她的手表属于私人财产,他们仍然抢走了她的手表。此外,被偷走的还有6块怀表和3枝钢笔。3人中有两人离开了医院,而另外一人则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晚上9时15分的时候医院方面得知,剩下的那个日本兵强行闯进了护士的寝室,其中有3名护士已经被强奸(14)”但根据之后发生的事情,日方对此并无理会,至少没有采取有效行动。

对于鼓楼医院美籍医护人员在保护、救治中国平民所作出的贡献上应该予以充分和恰当的认识。

一方面,美籍医护人员利用其中立国公民的身份和对鼓楼医院所有权的强调,给饱受日军暴行酷虐的中国平民一方避难之所。在鼓楼医院,难民们能获得最基本的医疗救治,并被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因为日本散兵对处于中立的美国公民有所顾忌,所以他们可以籍此阻止日军杀人、强奸等行为,很多中国难民为了免于日军欺凌托庇于鼓楼医院,做护士或是工人。

另一方面,我们亦应认识到鼓楼医院在这段时期在人力、资金等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医生、护士超负荷的工作,不仅仅要承担大量的医疗救治工作,还要为托庇于此的平民提供安全庇护。同时,鼓楼医院能够提供的庇护是有限的,即使在医院中,只要避开少数的美籍医生和护士,强奸和其他暴行依然在发生,甚至当着海因兹小姐的面,日本散兵依然在实施抢劫,海因兹女士也是被抢劫的对象。除此之外,我们从这些美籍人员留下的材料中还可以看到,在日军占领南京初期,南京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日军当局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遏制充满暴力和贪婪欲望的日本散兵,从鼓楼医院收治病人的情况可以看到杀人、强奸、抢劫和随意的殴打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日军在占领南京期间犯下惨重侵略罪行的重要见证。

1.经盛鸿:《南京大屠杀前后的金陵大学(鼓楼)医院》,《民国档案》2010年第2期,第89页。顾碧:《南京大屠杀前后的鼓楼医院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80页。

2.王丽:《鼓楼医院社会服务事业研究(1892-1951)》,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第10页,第12页。

3.王丽:《鼓楼医院社会服务事业研究(1892-1951)》,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第26页。

4.福斯特:《致家人函》,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4册,《美国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2页。顾碧:《南京大屠杀前后的鼓楼医院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80页。

5.福斯特:《致家人函》,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4册,《美国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2页。

6.拉贝:《拉贝日记》,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 13 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 415-416 页。

7.威尔逊:《威尔逊日记》,张宪文:《见证与记录:南京大屠杀史料精选(西方史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07页。

8.德丁:《航空通讯》,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29册,《国际检查局文书·美国报刊报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 518-519 页。

9.威尔逊:《金陵大学医院的信件》,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12册,《英美文书·安全区文书·自治委员会文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2页。

10.威尔逊:《威尔逊日记》,张宪文:《见证与记录:南京大屠杀史料精选(西方史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09页。

11.麦卡伦:《致家人函》,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4册,《美国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4页。

12.麦卡伦:《致家人函》,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4册,《美国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4页。

13.威尔逊:《威尔逊日记》,张宪文:《见证与记录:南京大屠杀史料精选(西方史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02页。

14.威尔逊:《威尔逊日记》,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4册,《美国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5页。

本文作者:胡一舟

编辑 |闫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