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国典书法:在书协混得开,离开书协恐怕就吃不开了

毛国典书法:在书协混得开,离开书协恐怕就吃不开了。毛国典书法名声不是很大,但他的确是一位书法地位比较高的书法家,他是书协副主席的职位。并且还有其他书画艺术的正宗职位。这样一位有地位有职位的书法家,书法水平怎么样呢?一看很泄气。原本认为作为书协副主席毛国典是一位诸书皆成,功力不错的书法家,但是一观他的书法作品,却发现毛国典的书路非常窄,书功非常浅的表现。

说毛国典的书法路子非常窄,是因为既看不到他的楷书,也不多见他的草书,而是一位写隶书的书法家,并且他写隶书,不是法取汉隶十碑之功,什么乙瑛碑、礼品碑、石门颂等等汉隶法碑,都不是毛国典隶书的临摹主本,他写隶书写的是汉简隶书。虽然汉简隶书是珍贵的文物级别的字体,很少见,但是这种书体并不是书法的致美,因为许多汉简作品就是汉代小官记事钱粮的随意自由体,书写不讲法度,讲快写和方便,书法品质是比较低的,所以毛国典书法以汉简为帖,实在是走进了书法修炼的小胡同去了。他的书法虽然有汉简的形态,却不得书法的高端,一开始临帖,就选错了帖本,以致他的书路非常窄,导致书法水准比较低,功力非常浅的形态。

毛国典这一手汉简隶书,在书协可能是混得开的,毕竟是有书法研究的价值,研究书法就不能只论书法形态的美丑,主要是研究书法原本存在的形态,所以从书法研究的角度来讲,毛国典的汉简书法有点儿价值,这份价值只能限定在书协系统之内。如果离开了书协系统,走出书法的开放空间,毛国典这种低品质汉简隶书书法,恐怕是吃不开的,因为在书法艺术的开放空间里,观众所期望能看到的不是书法研究的小众成果,而是乐观书法文化的悦目传统,毛国典书法既无大众根基,又不得传统主流之美,所以在大众眼里,并没有什么功力,吃不开应该是必然。

站在这个角度来讲,大众恐怕就容易产生这样的怀疑:写一手小众的汉简隶书,就凭这样的小伎俩,居然能混到书协副主席的位置,这书协的艺术公信力也太有点儿低端吧。在书协能混得开,离开了书协可能就吃不开了。所以,能进书协当领导的人,最好是一些诸书皆成的真正的书法家,让研究的归研究,让书法的归书法,毛国典这样的书法家,最好退出书协的领导位置,这样才不至于让书协的职能和水平让人怀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