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明朝灭亡祸根的皇帝,没有暴政,但却怠政,不是万历皇帝

在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当中,有着许多让人难以忘记,或者说让人轻易就可以打上标签的皇帝,譬如农民出身--太祖朱元璋,天命靖难--成祖朱棣、再或者是另类天子--武宗朱厚照,就不上朝--神宗朱翊钧。但是今天季垂要说是大家都很陌生的明宪宗--朱见深。

成化天子像

这位天子可以说声名不显,尽管在位23年,在大明王朝诸位君王“在线续航”时间表里面算是不短的,中等偏上吧,除了偏宠一个大了他19岁的女人外,并没有什么能够让大家深深的记住他。但是季垂要说的是,他很重要,有明一代的风气转变就始于他在位期间!

我们认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但是整个明朝风气由朴素务实转变为浮华躁动就是由成化年间开始的。

假装在做正事的成化天子图

在朝堂之上,洪武年间是大臣们唯唯诺诺严格执行中央的决策(或者说严格执行朱元璋的决策),不敢有违一丝一毫,并且朱元璋本人苦出身,也是个加班狂魔。大事小事都能够自己拍板,所以政务运行良好。这样状况一直保持到成祖继位,天才的明成祖设计出了一套叫做“内阁”的机制,帮助政务良好运行,后面的君王在偷懒念头的推动下,相继完善这套制度,到明宪宗父亲,明英宗时期这套制度已经非常成熟了!

成化天子玩耍图

所以到明宪宗继位,这哥们是个好人,对身边人那没的说,感恩、脾气好。做皇帝23年没怎么杀过人,但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就不是什么好事。是的,成化天子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天子,他除了脾气好以外,还是个“宅男天子。”

整个成化年间,除了平时上朝外,他几乎不会主动召见大臣询问政事,有一次他召见三位内阁大臣,彭华、商饹、万安,但是君臣之间十分生疏无话可说,于是奸佞万安马上跪下来,山呼万岁!!就散场了,你说这成化天子得宅男到什么地步?和帮助自己治理国家的大臣无话可说?

成化天子像

由于成化天子将不召见大臣演变为整个成化年间的常态,所以在决策上,往往依靠大臣们上的折子,君臣之间的信任感十分淡薄,成化天子本人有比较依靠宦官,所以很多宦官就在成化年间开始兴风作浪。什么汪直、梁芳之类的,西厂就是这个时期搞出来的。

并且,成化天子自己非常喜欢一种叫做留中的做事方式,就是当大臣把折子递上来,不和他心意了,他也不处理,就放着不管,这给后世的君王开了很不好的头,特别是他孙子的孙子万历皇帝就是这样把国家玩垮的。

一团和气 成化天子作

不勤于政事,不召见大臣商量国家决策,依赖宦官,大肆开设传奉官(就是皇帝直接任命,没有经过科举考试检验的官员),这些看起来并非大毛病的问题,却是为大明王朝染上了一种慢性病,这种病不会立刻发作,也只会带来一些不适,但是却会慢慢的腐蚀这这个王朝的血气,最后轰然爆发,一个强大的王朝在风雨飘摇中灭亡。

留下的除了后人的感叹外,还有在一颗槐树上吊着的身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