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盗墓“祖师爷”,改邪归正后,主导考古挖出2件顶级文物

在国家公布的首批64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单上有两件非逆天的文物,那就是战国时代的帛画,即《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这两幅画曾出现在中学历史教材,因而绝大多数国人都知道这是国宝,但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两幅战国时期的顶级文物是怎么出土的。

众所周知,这两幅战国帛画非常的神秘与玄乎,被认为是一幅招魂幡画。《人物御龙帛画》图中有佩长剑的男性,手执缰绳,驾驭一条龙。可连想到屈原的诗句:“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与之相对的《人物龙凤帛画》,一龙一凤恰巧构成中华民族的图腾。

虽说这两件文物非常珍贵、非常的稀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国宝;但因为年代久远文物损害日益严重。要是没有众多的文物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保护文物成为每一个国人的责任。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考古、文物家,甚至是盗墓者。

说到盗墓者,这两幅战国时期的国宝名画就与盗墓者有关,而且是“盗墓者”主导考古挖掘出土的。众所周知,在民国时期,军阀征战、国外势力入侵,整个中华处于非常动荡时期。而外国非常喜欢中国的文物,很多人干起了盗墓一事,将盗掘出土的文物贩卖给外国人。

当时长沙对盗墓贼的称呼为“土夫子”,土夫子属于中国盗墓界的南派,南派的特点是望闻问切,“望”即看风水;“闻”就是用鼻子嗅土壤,根据土壤判断古墓年代;“问”则是询问当地历史名人;“切”如何使用短柄狙快速取宝。解放之前,长沙就曾出国一个盗墓祖师爷“任全生”。

在民国时期他挖掘了非常多的古墓,贩卖了不少文物,但新中国建立后禁止盗墓,但也希望这些盗墓者将功赎过;任全生自然便改邪归正。在挖掘马王堆汉墓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后被考古队以及其他部门重视,可以说马王堆汉墓女尸以及棺中文物能够完好的出土都是他的功劳。

挖掘马王堆汉墓后,任全生彻底改邪归正,成为了一名保护文物的考古家。但他对曾经在长沙市子弹库一带盗墓非常的懊悔,不仅贩卖很多珍贵文物,而且还将一楚国帛书流失美国。湖南博物馆批准他为考古队长在子弹库再次寻找古墓,这一次身为考古队长的他发现了子弹库一号墓,并且出土了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这两件顶级文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