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游西藏桑耶寺有感(组图)

大殿大门两侧的转经筒经过无数信徒僧侣的触摸变得锃光瓦亮

大殿大门正廊上悬挂的千年唐式古钟,经考证为西藏历史上铸造的第一口铜钟

西藏夏日的桑耶寺在刺目的阳光下显得越发神秘

随着踏出西藏桑耶寺大门的那一步,我的心仿佛再次回到了世俗凡尘。当火焰一般的阳光再次倾斜着洒到脸上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桑耶寺已然坐落于自己身后。

就在两个小时之前,深沉的暮鼓敲击声带我穿越了十几个世纪,来到公元8世纪的赤松德赞时期。我化作一只绵羊,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藏王赤松德赞亲自主持奠基仪式,又全程目睹了莲花生大师主持建设这座“西藏第一寺庙”。在随后的一千多年中,虔诚的僧侣们未曾停止过神圣的修行,在酥油灯跳跃的火焰里,在铜碗中清澈的水纹间,在藏汉印三种风格的佛像周围,不断穿越着各种神秘的经文。

我随着一缕藏香的青烟飘进正对庙门的窗格,进入了“邬孜大厅”。睁眼的那一瞬间我无法自控而为面前的景象倾倒,酥油灯里跳跃的火焰让昏暗的前厅明暗交织,僧人们有秩序地对坐在几张长桌两边,十米长的牛角号子和直径两米的大鼓,毫无怜悯地敲碎了任何一个进入大厅的人的凡心俗思。令我不解的是,这些发出巨响的器物并不让人产生烦躁感,反而在我内心产生一种尊重而非崇拜,恭敬而不畏惧的感觉。怀着这样的感觉,我起步进入后厅,十数尊巨大的佛像或坐或立、手握法器,神情或严肃或慈祥地围坐在厅内。此时,一位面若枯树、肤如干草的老藏民缓缓从我身后进入大厅,以“长头”代替步伐,缓慢而虔诚地靠近佛像,并用其额头轻触了一下底座。此时,她的面色由紧张变得放松、眼神由渴望变得满足,我知道她完成了此生的一个心愿。

尔后,我紧随着一位疾步向外的年轻僧侣走向厅外,转而踏着近乎垂直的木梯走上二楼、三楼。其中,三楼的密室让我真正体会到他们对于佛法和修行的虔诚和畏惧。内外两面墙体隔出不到三平方的空间,俯身钻洞进入两墙之间的空隙,又是一架通天的木梯把你带上黑暗的密室。也许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身体和思想才能完全与世隔绝,遁入空门。在小僧侣即将锁上大门的那一刻,我随着他的脚步侧身出了密室。随后,我走在百余米的殿外路上,思想已经无法集中,只隐约记得凋零如若残垣的墙砖和金碧辉煌的壁画从身体的两边飞速飘过。

寺门正廊上悬挂的唐式古钟再次响起,钟声将我带回了千年以后的今天,我环顾四周,见同事们渐行渐远,便独自抚过锃亮的转经筒向前追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