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朱敏遭遇什么,朱德动用生平唯一一次特权?答案让人泪如雨下

可以说朱敏的一生历经磨难曲折,1926年朱敏出生不久后,就被送回四川老家跟从外婆生活,直到14岁后才来到延安见到父亲。来到延安不久后,朱敏就在朱德的安排下奔赴苏联留学,然而当时谁也没想到朱敏的苏联留学经历却让她饱受折磨和摧残,结果导致她身体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朱敏刚到莫斯科时被分配到第一儿童院学习,当时这个儿童院汇集了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的孩子,不过这里的孩子为了安全考虑都是使用化名,朱敏在离开延安时朱德给她起名“赤英”,意思是红色英雄的意思,这表达了朱德对女儿的期望。

(图:朱敏在纳粹集中营)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由于朱敏刚开始来苏联水土不服,患上了哮喘病,她被送到明斯克的少先队夏令营里养病,结果朱敏和其他孩子被俘虏,随即朱敏被送到德军集中营。

朱敏在集中营里受到了非人虐待,她被安排在集中营兵工厂里干活。朱敏后来回忆时说:“那哪里是什么工厂,只是一个大得四处透风的工棚。工序是将其他车间制造的子弹装进盒子里。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两只手被冰冷的子弹冰得又红又肿,手背生满了冻疮,一碰脓血直流,疼痛难忍。时间一长,手掌的细腻皮肤被磨得像锉子一样粗糙。”

朱敏在集中营前后时间总共四年,这期间她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朱德发现女儿到苏联后始终没有消息,他很担心,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女儿,结果却以“邮路中断,无法投递”的原因被退回延安。

1945年德国投降后,朱敏于次年1月乘坐火车回到莫斯科,当时在朱敏面前有个选择:回国和继续在苏联学习。她想到了当年离开延安时父亲的叮嘱“你到那里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来为国家多做贡献。”最终朱敏选择了留在苏联。

朱敏说:“不能两手空空回国,更不能给父亲丢脸。”朱敏开始补习俄文,到1949年朱敏完成了苏联的留学课程。虽然朱敏是朱德的唯一女儿,但朱德对她要求极其严格。1953年,朱敏从莫斯科回国,她被朱德安排到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

朱敏与父亲聚少离多,本来想跟父亲生活在一起。但是朱德认为朱敏虽然是自己女儿,但不应该搞特殊对待,朱德还明确表示“以后在经济上我不再帮助你们了。”结果朱敏被父亲要求住到北师大宿舍楼一个13平方的宿舍,这一住就四十年。

1965年初,朱敏参加了北师大工作组,她来到山西一个深山区工作。当时朱敏患有青光眼,而且又有高血压,本来其实学校是不建议去的,但朱敏坚持要求去。

当时朱敏去的地方很偏僻,道路崎岖,出来下都很艰难。一天晚上朱敏因事外出,突然右眼看不清脚踩空掉到山崖下,当人们找到朱敏时她满脸都是血。

当医生查看朱敏受伤的情况后,认为朱敏受伤情况十分严重,随时有性命之忧。当时开车到县城最少要七个小时,医生担心路上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人们就给身在北京的朱德打电话,把朱敏受伤情况告诉了朱德。

并希望朱德能下令动用直升飞机把朱敏送到县城医院,当朱德得知这一消息后他考虑了半天,也问了医生半天。医生见朱德还是不想犹豫不决,他说道:“朱老总,朱敏的身体向来不好,这点您是知道的,再这样拖下去,恐怕……”

朱德终于同意了,“好!马上派出直升飞机!”这是朱德生平唯一一次使用特权,连夜调动直升飞机,三个小时后朱敏被接到北京。

作为共和国元帅的女儿,朱敏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因为身份背景原因而跟他人有所不同。老一辈革命家的情怀,着实让人泪如雨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