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5A阆中古城之三:神秘的巴国国都

巴国,在先秦时期位处中原今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为江州,即今重庆渝中区。始于先夏时期,于夏初加入夏王朝,成为其中一个诸侯国,在周武王伐纣时有功,被封为子国。因首领为巴子,而叫巴子国,简称巴国。

四川省阆中市(图中蓝点位置)

巴国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期,灭亡于公元前316年的战国中期,约有800年历史。

公元前477年,巴子国以倾国之师伐楚而惨败,不得不弃土南迁,而在川中将会面临一个赫赫之国——蜀,巴只得向川东等地迁移,最终入主四川东部建国立都。

巴国阆中

公元前330年左右,将其国都沿嘉陵江北移,最后定都于阆中。

巴子国迁都阆中后,于公元前323年称王,遂为巴国,直到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秦决计灭蜀取巴,遣大军平蜀。接着移师东进,取巴之重镇江州和阆中,俘虏巴王,巴国由是灭亡。”(《四川通史》) 。

巴子国在阆中定都约14年之久,称王7年后才被秦国所亡。

巴国范围

古代巴人不但作战勇猛顽强,以致被称为“神兵”,而且能歌善舞,极其乐观。他们曾在商、周、楚、秦等强大部族的包围中经过不断征战,在荒莽的大巴山、秦岭中,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自强不息,世代繁衍。

巴渝舞

他们斩蛇蟒、射虎豹、猎牧捕鱼、垦荒种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这对川东地区,特别是大巴山一带(包括宣汉)经济文化的开发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既促进了川东地区土著居民与汉民族的同化,同时又加快了川东地区的开发步伐。

巴渝舞

阆中在远古是巴入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渝文化。到今天,我们还可从巴渝舞、傩vnuo)戏、川北灯戏、牛灯、羊灯、车灯、竹马、皮影、剪纸,龙舟赛、竹枝词、民歌等流传于阆中民间的民俗艺术中,看到饶有特色的巴渝遗风。

阆中美女(央视图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