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尚可喜11代孙,称先祖是忠臣良将

平南王尚可喜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自天启三年投身明军,到崇祯七年弃明降金,十一年间,他为明朝东征西杀,抵御后金,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官至广鹿岛副将。然而,这位一心忠于大明王朝的武将并没有终仕明朝,而是归附了后金,在灭明的过程中一直为清朝所用,成为明朝的死敌。清朝三代帝王皇太极、顺治和康熙,对尚可喜的肝脑涂地、忠心耿耿甚为赏识,一再提拔重用。康熙十五年,尚可喜在广州病逝,享年73岁。

提起网上对“尚可喜”的诋毁,平南王11代孙——尚世海的话匣子马上打开了,他说,先祖(尚可喜)是忠于明朝的,并为明朝做出了杰出贡献,功不可没。他背叛明朝,不是主观决定的,而是天下形势促成的,确切地说是明朝的一些小人出于个人的私怨,逼走了这位明朝的忠臣良将,完全把他推向了清朝方面,使他为清朝出生入死,成为清朝的开国功臣。因此不能将“汉 奸”之类的称呼,强加在先祖头上。

尚世海吸了几口烟,表情凝重地说:摸着良心说,康熙也不是个好东西,就说这大清江山,一半是先祖(尚可喜)的功劳。当年,要不是先祖忠于大清,将吴三桂举兵的密信,连夜送给康熙,这天下恐怕姓吴,而不姓爱新觉罗!但康熙是怎么回报我们的呢?先祖的长子——尚之信打死了广州巡抚张士俊,康熙竟将尚家108人全部斩首,其中包括尚可喜的四个儿子。

“下手真他妈的黑” 尚世海吐了一口痰,继续说,“你康熙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尚可喜毕竟是大清的股肱之臣,你这样下狠手,怎么对得起先祖弃明投清,连夜送信之恩?天下的有志之士会怎么看? 反观崇祯,治国差了点,但起码是个好皇帝,不错杀一人,不乱杀一人,对投降的“流寇”都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不降的“流寇”才派兵剿灭,只不过崇祯面对那样一个乱摊子,无奈形势比人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