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越贵妃的随机应变能力有多强?堪称第二个梅长苏

《琅琊榜》中,越贵妃专宠多年,一直以来和言皇后明争暗斗,两人水火不容。

作为皇上身边的妃子,能让皇上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可谓心机深沉,野心勃勃。

可是纵观全剧,在梅长苏和静妃的光环下,越贵妃似乎没有运筹帷幄的能力和谋略布局的聪慧。其实,不然。

越贵妃能一步步在后宫扎下根基,和皇后抗衡,专宠多年,肯定有她的能力。

情丝绕事件中,出面策划的是越贵妃,那么,让我们看看她的运筹帷幄,随机应变和能言善辩的能力。

第一,宴请霓凰。

越贵妃宴请霓凰并非单独宴请,而是在皇后的宫中,提出要请霓凰去昭仁宫,谈谈家乡的事情。

这个举动,会少很多麻烦。一来,霓凰会放松警惕,二来,可以打消别人的疑惑。

第二,在昭仁宫中的表现。

越贵妃请霓凰去昭仁宫,是为了让霓凰喝下情丝绕,让司马雷有机可趁。

她先是聊起司马雷,让霓凰喝下情丝绕酒。霓凰喝下后,神思恍惚,司马雷赶到。

幸亏霓凰是习武之人,即便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暂时摆脱司马雷的纠缠。

关键时刻,靖王冲了进来。太子对靖王束手无策,而越贵妃则处惊不乱,看到靖王舍命相救,根本震不住他,马上下令射杀景琰。

当听到太皇太后驾到的时候,越贵妃马上让司马雷从后门走,然后和景琰谈条件,各退一步。

不得不佩服她的心思缜密,遣走司马雷根本没有片刻思索,因为司马雷是关键,没有司马雷在场,她怎么说都可以。

对皇后不卑不亢,一点也没有慌乱失措,反而非常的硬气,说怎么禀报是自己的事情。

第三,殿前表现。

如果霓凰不那么刚烈,为了女儿家的清白,忍气吞声,那么,这件事情,就会不了了之。

可惜,越贵妃算错了霓凰,霓凰直接把这件事情捅到了皇上面前。

那么,在殿前,越贵妃的表现真的是可圈可点,善于抓住皇上的心理和话语中的漏洞,为自己辩解。

可以说,如果当时梅长苏没有布置穆青去后门,抓住司马雷,越贵妃这次肯定会安然无恙。

她先是矢口否认自己设局陷害霓凰,说酒是陛下赐的七里香,说根本没有司马雷。

当霓凰质疑昭仁宫都是她自己人的时候,她是这样说的:昭仁宫的人,虽然都是臣妾的人,但是连臣妾在内的所有人,都是陛下的臣属奴婢,陛下圣德之下,谁敢欺君?

这句话,简直说到了皇上的心坎里。

然后她陈述事实,问皇后是否看到有人图谋不轨,是否看到不堪入目的场面。霓凰说,那时因为她们及时赶到。

这时候,越贵妃是这样回答的:​‍郡主更亲近皇后娘娘和誉王,而非我和太子,这是我们德修有失的缘故,我不敢心存怨怼,但是,郡主,你口口声声说落入了我的陷阱,你的玉体可曾有伤?我如果苦心经营一条毒计,怎么会有皇后娘娘恰到好处的冲进来相救呢?

这句话说的简直太有水平了,把这件事情的性质定位皇子相斗,引到党争上面,还不但能撇清自己,还能让陛下怀疑郡主和皇后合伙,有陷害她的嫌疑,太高明了。

以皇上多疑的性格,如果没有其他证据,真的会相信了她的话。

霓凰忍无可忍,说她太毒了。越贵妃理直气壮的说,难不成我不辩解,由得你构陷,半点不为自己辩解吗?

构陷,这个词,用的太精准了。如果不是靖王出现,相信这一战,她不会输。

后来即便有靖王和蒙挚作证,有司马雷这个人证,大势已去,越贵妃依旧能很快的衡量局面,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保住了太子。对她来说,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情丝绕事件,如果不是梅长苏提前安排,越贵妃如此谋略布局,随机应变,肯定会让她得逞的。通过这件事情,让我们看到了越贵妃的心机和能力,确实不容小觑,堪称梅长苏第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