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为何发生在赵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战国时期,赵国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瞬间军队战力大增。赵国因之得以傲视群雄,制霸天下。

那么为什么“胡服骑射”发生于赵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呢?

下面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分析。

胡服骑射

其实,“胡服骑射”会发生在赵国并非偶然性,首先,赵国北方为游牧文化,与中山国,楼烦,林胡,东胡等北狄国家接壤。而赵国南方为农耕文明,所以赵国是一个游牧和农耕文明兼有的混合政体。

赵国的戎狄化程度甚至比西邻西戎的秦国更高。

其次,作为国家统治者总不能厚此薄彼吧,否则会导致国家分裂的啊。所以赵国内华族人和胡狄人是同时得以参政的。

赵国政治圈高层更是有着肥义,楼缓等戎狄大臣得到重用。甚至有些时候,因为戎狄人的朴素忠厚勇敢,赵国对戎狄出身的大臣有着一定的倚重。比如肥义是由赵武灵王父亲赵肃侯钦定的顾命大臣。其后更是历事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两代国主。

肥义

但是由于自古华夏文明对游牧夷狄异族的鄙视,就是所谓的“中华贱夷狄”。所以赵国两派出身不同的大臣很容易互相敌视。

赵国的国内矛盾大部分体现在戎狄大臣和华夏大臣的争斗上。

赵国北方的游牧文化与南部的农耕文化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国家的稳定。所以用“胡服骑射”进行文化层面和政治层面裂痕的弥合,势在必行。

再者,赵国军队在与北狄的作战中,已具有一定的骑兵化程度。具备一定的因势利导优势。

最后,当时南方各国楚魏韩越吴齐连年相争,局面混乱,向南进取再难有发展机遇。

北狄

赵武灵王开始把精力放在北方,开拓生存纵深。因而必定会和北狄各国中山,林胡,楼烦相争斗,故而施行“胡服骑射”和铁骑民族较量也成为了必选之策。

觉得小编说的有道理的就点个赞吧。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