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的建筑……

老建筑是城市内涵的外在表现,它作为看得见的历史为城市增添了厚重感。它们作为城市记忆的活化石,老建筑不仅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更记录下那些逐渐远去的历史痕迹。

现在城市都被模式化的高楼大厦占据后,城市的性格已经统一化,地方的个性已经扁平化,故乡留给新一代人的印记越来越少。中国建筑早已全盘西化,老祖宗的建城智慧与建筑艺术几乎被一代中国子孙拆除一空、挥霍一空、取代一空。这些上百年前兴建的建筑是那个年代独特的标志。如今,却在城市发展变迁历程中,陆续退出历史舞台。

北京城墙,生于1406年,卒于1958年

北京大光明殿 生于明嘉靖年间 卒于1900年

北京常营清真寺

青岛总兵衙门

1892年,清朝登州总兵章高元率2000人驻兵青岛,并选址建造总兵衙门。1897年德军占领青岛后,总兵衙门改为德国胶州占领军司令部。德占青岛时期,这里曾是首任总督的办公府邸。1906年总督府大楼建成以前,原总兵衙门是一些政府部门的办公之处。1959年,总兵衙门建筑在建设人民会堂时拆除。

青岛哈利洋行

哈利洋行办公楼,20世纪初兰山路上最为华丽的建筑物,是青岛出现最早的洋行建筑之一。

办公楼的一层设置一个百货公司,用以销售洋行经营的商品。办公楼东南角设置的八角形塔楼,向西和山东铁路青岛火车站的塔楼所形成的对应。

青岛顺和洋行

顺和洋行出现在青岛的时间应不早于1900年。顺和洋行是可以和对面哈利洋行相媲美的建筑。二层中间设计了一个挑台,上面是山墙,道路中央设置的路灯。

丹东第一代火车站,生于1914年前后,卒于1987年。

济南 “齐鲁总制”牌坊

济南东文学校(日本学校)

太原老城隍庙

太原清代巡抚衙门口

。当我们再次“见到”这些老建筑时,仍然能感受到它们的容颜是如此动人心魄,从这些老照片中可以“触摸”到多少历史沉淀和故事。还有多少老建筑正面临消失的命运,我们终还是抵不过那一个个的拆字,留不住那些正在消失的记忆?

本文转自筑龙建筑设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