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听李宝田老师讲“北京城的海”

大家知道,北京是人类的故乡之一。从70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经“山顶洞人”、“东胡林人”、“雪山人”……等等。在这片土地上,从原始居民点形成,经过历代都邑的发展,最终成为国都。其所以能由一个地区政治,军事中心发展成为统治全国的“心脏”,主要是其所处地理位置重要。

什刹海

北京所处自然环境并不特别优越,尤其是在城市水源供给上始终是一大难题。无论是生活用水、农田灌溉还是漕运之需,都是历代统治者、科学家面对重大课题。

周初,武王伐纣之前,在这片土地上有燕、蓟两个古方国。武王灭商之后“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蓟国消失,燕国都于蓟城。那时的蓟城根据考古工作者的调查研究,蓟城在今和平门到宣武门一线以南一带,即所谓蓟丘。是永定河冲积扇脊上的一片台地。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了春秋战国时代和汉代古陶井150余座。在陶然亭、广内大街、北线阁、宣武门内顺城街以及和平门外海王村等处也发现了大量陶井圈。为什么在北京的这些地方会有这么多的陶井呢?这是由于当时的永定河流势凶猛,在永定河边建设城址,一定要选择在河岸的高台上,这样居住在此处的居民,只能靠提取地下水解决生活用水。这是北京城市用水的第一个阶段。

永定河

到了曹魏时期,“魏使持节都督河北道诸军事征北将军建城乡候沛国刘靖……登梁山以观源流,相漯水以度形式……乃使账下丁鸿督士千人、以嘉平二年(250年)立遏于水,导高粱河、造戾陵遏,开车厢渠……长岸峻固,直截中流,积石笼以为主遏……灌田岁二千顷,凡所封地百余万亩……水流乘车厢渠,自蓟西北经昌平,东经渔阳潞县,凡所润含,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余顷”。

从曹魏时期刘靖开车厢渠引水永定河灌溉蓟城北,东的农田开始,至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永定河水主要用于灌溉。如《金史,食货志》记载,“放白莲潭东闸(今后门桥处)水于百姓溉田”,以及有关文章说“开挑”“海子”……“流泉溉田,岁获稻万斛”。

古永定河从西汉到隋代,逐步向南摆动过程中,曾穿行今北京城中,经曹魏刘靖修戾陵堰,开车厢渠,开挖了高粱西段水道后,与另一条源于“蓟西北平地泉(今紫竹院处)”的天然河道。在今白石桥附近汇合,东流至德胜门一带,再合流分为两支,一支东行经坝河入温榆河,另一支南行是“三海大河”,(后曾称萧太后河)入湿河。后由于此河下游的高粱河淤塞,水流无法下洩,在其宽阔河谷洼地,逐渐水流积存形成湖泊。

到了金代,金迁都于燕,将已积水成湖泊“三海大河”改称为白莲潭。对此白莲潭,据《金史》记载,金大定六年(1166年)开始在白莲潭中南部(今北海处)大兴土木营建皇家离宫。于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在琼华岛上建成了大宁宫。这是在“三海大河”岸边修筑宫殿之始。

更为重大事件是金大定四年(1164年),金世宗令:“宜悉力使漕渠通也”。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12月开始,仅用50天就开凿成金口河,但因水性浑浊,啮岸善崩,加之浊则泥淖淤塞,积滓成浅,不能胜舟而失败。至金泰和五年(1205年)金章宗再次调遣全国军夫六千,改凿之。所凿之今通州至中都的运河,就是闸河。水源改用白莲潭所储之清水,并在西北部(今西海、后海处)开挖了一条通往金中都北护城河的河渠,这样运抵白莲潭的漕粮,可以直接转运至中都城内。白莲潭成为漕河供水,调节水库和泊船的水域,并成为金中都的漕运码头。那时的白莲潭每年担负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漕运任务。到元代(1279-1368年)什沙海的漕运功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什刹海在元代称为积水潭,又称海子。

在元代近百年的历史时期内,据有关历史记载,为增强其漕运功能,对积水潭进行大挖大修共进行5次,其中特别是第二次,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引昌平南的白浮泉附近诸水入城,使积水潭更加水深面阔,其状“汪洋如海,水天一片”。

此时元大都城内的积水潭已成为大运河北端的终点码头。据《元史郭守敬传》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因陈水利十有一事。其一,大都运粮河,不用一亩旧源,别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翁山泊(今昆明湖)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合入旧运粮河……比至通州,帝(元世祖忽必烈)览奏。奏曰:当速行之.于是复置都水监,郭守敬领之。帝命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倡工,待郭守敬指授而后行事。至元三十年(1293)秋告成。是年:“帝还自上都,过积水潭,见舳舻弊水,大悦。名曰通惠河,”赐郭守敬钞万二千五百贯。

通惠河的修通,使积水潭上游来水大大增加,不仅潭水水源更加充沛,也使下游河道的水流更有保障。使大都城内的积水潭与南北大运河连通一气,使积水潭成为大运河北端的终点码头。从而使大都城获得了空前的漕运效益。

明代(1368-1644年)对什刹海的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首先以上游重要水源白浮堰位于明皇陵之前而“有伤风水地脉”为由弃而不用。任其废毁,致使水量变小,因而造成积水潭水面减少,造成浅水区域变成湿地或平地。湿地被辟为稻田,平地建成街巷居民。明初洪武时期将大都降为北平府,江南粮食不再运往北平。积水潭作为大运河北端码头的作用也就不那么重要。加之永乐初年防建文帝党羽乘机潜入京城,也一度下令不准漕船进城。再后,皇城东城墙稍向东移,将元代流于皇城外的通惠河(又称御河)圈入皇城内。致使漕船再也不可能驶入积水潭了。这样,在元代曾是大运河终点码头的积水潭的功能就全部消失了。原来作为终点码头的繁华的商业盛况,被相对宁静的风景名胜所取代。在积水潭岸边,庵观寺庙,权贵园囿等人文景观大增。同时,由于明代从永乐时代起,就实行北京城内道路实行凡跨河处必须修桥,在积水潭湖面急剧缩小的情形下,由于修桥将什刹海分成多个小水面。

从金代开始,曾经在漕运功能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以什刹海为代表的北京的“海”的漕运功能,就结束了。从此,什刹海开始在北京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元大都遗址公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