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是墨香能致远

“杏坛磬音”名校学者七人书画展开幕式 陆航 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国优秀的书画传统一直强调人文素质与艺术素养。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是人类至关重要的理想和追求。6月6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承办的“杏坛磬音”名校学者七人书画展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举行。来自国内高校的学者同书法、绘画等艺术院系的师生代表,以及相关出版机构、研究机构负责人共60余人,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学术与艺术的结合提升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水平。研讨会之前,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杏坛磬音”名校学者七人书画展展出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邓宝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洪智,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李继凯,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创院院长陈学超,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孙文忠,艺术史学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授课导师杜少虎教授七位学者的书画作品。陕西省社科联主席甘晖宣布“杏坛磬音”名校学者七人书画展开幕。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在开幕式上表示,北京师范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积淀深厚,都是国风雅韵之所,擅长翰墨丹青的大师名家,不胜枚举。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已经成为大学精神传承的文脉。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出现学者型的书画名家,正是大学人文传统的必然结晶,今天清风扑面、耳目一新的书画艺术品展示,对普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创新文化建设,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马瑞映认为,书画艺术一笔一画之间体现的文化精神和生命情怀,是浓缩于笔端的忧思和追求。书画家们将其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融于飞动简劲的节奏韵律中,探索中国历史、社会和文化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与方式以彰显人类精神和宇宙气韵。“书法和绘画是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艺术,其作品的背后是书画家整个文化素养的支撑。本次参展的七位书画家都来自高校,其书画精品弥漫着深厚的人文气息。这些作品中,既有浑然古朴的篆隶,有工整隽秀的楷书,有挥洒自如的行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绘画作品涉及人物、山水、花鸟等多种题材,笔墨淋漓、风格突出,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感染力,不仅为欣赏者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更有艺术上唯美熏陶和思想上的深刻洗礼。我们今天有幸近距离感受沉积在书画家、书画作品深处的思想内核,无疑是一场关于人生、历史、精神和文化的盛宴。本次书画展让我们感受到当代艺术中浓浓的中国精神、中国气质和中国文化。”马瑞映说。

研讨会上,如何正本清源,强调艺术的学术支撑,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陈明认为,学者的书画作品清风扑面,书香浓郁,充满书卷气。什么是书卷气?书卷气就是学养丰富的书画家作品中自然流露出来的郁郁勃勃的文雅气象。清代书法家杨守敬在评论书法家时就说:“一要人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问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书卷气就像一个人的气质一样。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作为文化修养的书卷气与作为道德修养的浩然之气,都是属于人的一种“精神境界”,都是可以通过“善养”获得,而善养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读书增加自己的学养,通过研究探究世界的奥秘。有了学术积淀,书卷气甚至是浩然之气就会充溢于作者笔墨点画之间。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制次之。”李洪智表示,古人以“治学”为职志,青灯黄卷以外,手中的一管毛笔伴随一生。大部分先贤都以其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加上毕生不辍的笔墨实践,创造了具有别样的儒雅风貌和高品位的审美意趣,其毕生学识以外的书法造诣亦能让穷一生致力于书法研究的“专业书家”们汗颜。今天一些八零后、九零后的书法作品,也有一些古人的气息,但是少了书卷气;当今的学者,许多人学养深厚,却远离书法,甚为遗憾,需要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门课。书法作品最为重要的是“气格”,“气格”就是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中国书法的核心是文化,没有文化,书法将失去她的耀眼光辉。从书法的表现形式看,书法必须依附于文字,这就决定了书法家一定要是文化人;从表现內容上看,书法离不开诗文,诗文赋予了书法的魂魄。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唐代张怀瓘《书议》中就提出了“兼文墨”的主张。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为言诗,其道理亦可通于书法。弘一法师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中国书法的大家无一不是兼通文学,具有很高文化修养的人。

“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不仅要有出色的技巧,还要有良好的修养。”邓宝剑说,宋人严羽的《沧浪诗话》提出诗有“别材”,“别趣”的诗歌理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书法也有“别材”、“别趣”,和诗歌道理相通。如果成天读书,不好好练字,那么肯定成不了书法家。但是如果不读书,不能深刻地体认生活之真趣,那么肯定成不了好的书法家,所谓“不能极其至”。

孙文忠认为,艺术教育为人们提供了某种难得的人本主义洞识和视觉经验,艺术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艺术教育使人类的天才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和施展,艺术教育让人们在无意义的宇宙中开始独立思考从而发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审美阶段始终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与人类自由的终极目的之间,因此,鉴赏和研究艺术作品其实是培养和发展个人美感的重要途径,而发展美感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善念”--即在艺术创造的形式冲动中促进和实现个人人格的和谐完整。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墨香能致远。

“中国书画进入大学殿堂本应是它的应有之义。知识的积淀和提升只是教育的目的之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除了有好的品质、丰富而专业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外,还需要美的情操。书画中艺术的线条和笔墨的运用,建构了流动与和谐的艺术境界,具有审美的多重性。因此书画艺术向来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我们的生活提供美的享受。”孙文忠说,基于对中国艺术教育的理性思考和重新认知,在经过半个世纪的技法教育实践之后,我们尝试把视觉艺术教育定位于人文学科的领域之中,意在贯通理智和情感,辐射各门学科。而那种功利性的、以“技法教育”为主的传统模式,已经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由技入道”的“艺术化生存方式”的人文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不仅能能帮助学生艺术地感觉,也能帮助学生科学地思考。而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富有情感的人格和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

与会学者提出,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构想是对传统艺术教育模式的挑战,同时,也表明了一种态度和导向,即倡导人文学科中各种专业人员(教育家、艺术家、学者)之间的通力合作,重视高校教师、艺术家、专业的教育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艺术作品所能提供的富有价值的体验,将年轻人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教养的通才。

观众参观展览 陆航 摄

“杏坛磬音”名校学者七人书画展学术研讨会一角 陆航 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