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骑兵南下,赵家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投降,十万人投海殉国

南宋时我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南宋从立国到最后灭亡都是十分的悲惨,结局也是十分的令人感到遗憾。为何这样说呢?南宋两次都是遭殃于游牧民族,当年金兵南下,攻陷了汴京大梁。北宋皇室三千多人被俘虏,不可谓不悲惨。只有康王赵构奉命在外地招兵买马而幸免。

靖康之变北宋皇室几乎惨遭灭门,只剩下康王赵构一人是亲王,赵构自然而然就在大家的拥护下登基做了皇帝,这就是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因此说南宋是很悲哀的朝代,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南宋从立国到灭亡几乎都没有几天太平的日子,几乎一直都是在和北方游牧民族交战。

等到历史到了南宋末年,蒙古开始崛起,这个蒙古骑兵十分的厉害,他们在瞬间消灭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西夏和大金国。紧接着就是对南宋下手了。

南宋君臣本来没有料到蒙古会对自己不利,因而也没有早做准备,突然遭到蒙古军的进攻,于是被打得措手不及。然而,蒙古军在南下的时候也开始了西征的行动,例如西征花剌子模。也就是说蒙古军大主要目标并不只是南宋,南宋只是他们的目标之一而已。因此,蒙古跟南宋居然打了近七十多年。

从铁木真开始就和南宋打,历经蒙古几位大汗,例如窝阔台、蒙哥,忽必烈。蒙古和南宋打了半个多世纪,最后才分出胜负。可见南宋也不见得就是软柿子任人宰割,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其中,我们也可以大辽国、大金国一直没有灭亡赵宋的历史中得出结论。

然而,等到蒙古在钓鱼城战死,忽必烈登基做了大元朝的皇帝,形势就开始变了。忽必烈将西征大军调回来争夺皇位,等到坐稳了皇位以后,主要矛头就指向了南宋。

终于在公元1275年忽必烈大军南下,南宋满朝君臣失色。当时南宋是太后临朝,贾似道做宰相。大家都让贾似道带兵北上抵抗元军,贾似道无法推辞只好领兵十三万北上,要知道这十三万大军可是南宋朝廷一时间可以调集的唯一主力了。而忽必烈南下的元军有二十万,兵力悬殊这仗怎么打呢?

贾似道果然知道鸡蛋打不过石头,因此刚渡江不久就在鲁巷潜伏偷跑了,贾似道临阵脱逃,导致宋军军心大乱,元军趁机追杀,南宋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贾似道逃回临安,受到万民的谴责,人们纷纷张贴讨伐贾似道的告示,沿途的城池都不给贾似道开门。太后没办法只好把他贬到福建,结果在半路给仇家杀害了。

公元1276年,元军攻进临安,南宋灭亡。但是,这时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继续拥戴赵家血脉继承大统坚持抗击元军。元军与南宋残余势力又打了几年,赵宋的军队是且战且退。

公元1279年,张世杰退无可退,决定与元军在崖山展开大战。两军在海上打得十分激烈,结果宋军惨败,这一次大战失败,张世杰战死。赵家的小皇帝被陆秀夫抱着投海自尽,十万宋军不甘心被俘虏,纷纷投海殉国,场面十分悲壮。这就是崖山之战,赵宋家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投降元军,彰显民族气节。相反的是,此次崖山之战灭南宋的元军主帅张弘范倒是一个汉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