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人最不愿提起的「噩梦」,30个城邦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图)古希腊文明

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希腊半岛各城邦普遍衰落,互相攻伐不断,生产受阻,人民受难,民主政治名存实亡。时势造英雄,当时混乱的希腊半岛急需一位强有力的人物出面维持局面,而这个人不是出自希腊本土,而是来自它的北方邻居马其顿王国。马其顿的侵略活动是所有希腊人不愿回忆的伤痛,但它还是发生了,并彻底终结了古希腊文明。

马其顿王国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东部和南部的沿海平原、北部和西部的内陆山地。内陆山地非常偏僻,却隐藏着非常珍贵的木材、金属和矿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沿海平原,那里有富饶的土地,发达的农耕经济,同时盛产牛、羊和精良的战马。

马其顿是个模棱两可的王国,说它不属于古希腊文明,但它的人民说古希腊语;说它属于古希腊文明,但它不是城邦国家,而是君主制国家。马其顿处于国家的初级形态,国内仍保留着部落制残余,国王由酋长选举产生,统领全国军队,所有部落通过血缘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宣誓效忠国王。对于北方这个蛮邻居,古希腊人表现出极大的蔑视,但他们怎么也无法想到,“蛮邻居”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征服整个希腊半岛。马其顿的征服能如此顺利,除了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外,也跟一个国王有关。

这位伟大的国王就是腓力二世,他的经历比较传奇。在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雅典的军队里充当雇佣兵,参与了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失败之后,腓力二世被送到底比斯作为人质。被关押期间,腓力二世不是想着怎么逃出去,也不是想着生活多么多么惨,而是刻苦学习。他被古希腊先进的文明所吸引,如饥似渴地学习大量有关古希腊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强处和弱点。后来马其顿人用重金将腓力二世赎回去了,并推举他为国王。腓力二世开始在国内改革,改革效仿的对象就是底比斯(一个以严格纪律著称的典型的古希腊城邦)。

至于腓力二世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他的改革非常成功,马其顿从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王国变成了强大的君主制国家,并颁行了严格的法律,确立了优良的风俗,国内建设了很多大城市,人民开始过上幸福的城市生活。仅仅有这些变化,马其顿是远远不能征服希腊各城邦的,军事力量才是马其顿人所向披靡的终极法宝。

马其顿军事改革之前,一直实行的是部落兵制,即每个部落提供一定数量的成年公民,组建成一支正规军,士兵的武器装备都是自带。这支军队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队形不整齐,因为士兵来自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打仗习惯,比如A部落打仗习惯于5人一组,B部落打仗喜欢20人一组。队形不整齐就会导致号令不一,进攻不像进攻,逃跑倒是挺整齐。因此,腓力二世军事改革之前,马其顿的军事力量非常薄弱,别说征服希腊半岛了,连自己北方的穷邻居都打不过,自身难保。

留学归来(在底比斯作人质)的腓力二世开始了军事改革,一次真正的、彻底的、效果明显的军事改革。在底比斯期间,腓力二世见识到了希腊方阵的强大威力,但也发现了它的一个致命弱点------骑兵和步兵混合导致机动性太差。腓力二世改进了希腊方阵,改名为马其顿方阵。

马其顿方阵又叫马其顿重步兵方阵,是马其顿军队的主力,组织十分严密,是现代军队编制的雏形。方阵的基本组成单位为纵队,一个纵队16人,共有16个纵队,这样就构成一个完整的正方形,被称为辛塔格马 (256人)。16个辛塔格马再组成一个有4096人的小方阵, 4个小方阵组成一个完整的方阵,即一个标准的巨大的马其顿方阵,共由16384人组成。

辛塔格马的前6排士兵平持长矛,后10排斜持长矛。方阵在行进时,步调整齐一致,长矛挺立,十分壮观。

重步兵方阵的右翼是重骑兵纵队,是由年轻贵族所组成的精锐部队,由国王本人亲自统领,战斗力很强。骑兵纵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200人组成的骑兵连队,每一连队设一队长。连队分为四个分队,每个分队50人,设一分队长。每个分队形成善于冲锋的楔形阵。骑兵平时以国王的朋友或侍从出现,战时作为国王的禁卫兵跟随作战,因此他们兼具三重身份。骑兵装备有钢铁头盔、金属铠甲、金边紫色斗篷,附有豹皮垫的战马,持长枪与弯刀。最初,腓力二世身边只有600名骑兵,在其军事改革后,纳入一些上层公民,骑兵的数量得到扩充。

重步兵方阵的左翼是由轻步兵和轻骑兵组成的联合部队,队形很长,呈斜矩形,像一条巨大的铰链,连接着重步兵方阵和右翼重骑兵。三者联合在一起时,就像左面是运动迟缓的墙,右面是一个迅速的门,而中间就是一个铰链。重步兵方阵、重骑兵纵队及轻步兵和轻骑兵组成的联合部队,共同组成了完整的马其顿方阵战术体系。

马其顿方阵的主要战术是以重骑兵纵队作为战场的主要突击力量,对敌人较为薄弱的侧翼和后方进行突击和包抄,或对敌方战线上的破绽和弱点进行重点突破。作为军队主力的重步兵方阵承担着正面冲击敌人以吸引敌军主力的任务,为担任突击的重骑兵纵队创造战机。而轻步兵和轻骑兵组成的联合部队担负着掩护中军重步兵方阵侧翼安全的重任。

为了减轻战斗人员的负担,腓力二世又创立辅助兵,作为重步兵方阵的勤务兵(其比例通常是10名重装步兵配1个辅助兵 ),但辅助兵仍是战斗人员,装备有标枪、弓箭和投石器等武器。同时,腓力二世严格限制非战斗人员的数量。减轻后勤负担。

军队阵型改进后,腓力二世还推广使用新式攻城武器------扭转石弩。扭转石弩通过旋转绳索发出强大的力量,从而把巨石对准城墙射出去,很容易将城墙打穿。在这种武器发明之前,攻城战都是一方包围另一方,并企图饿死城里的人。后来的战争表明,扭转石弩让固若金汤的城池变得一文不值。

马其顿在经历以上变革后,变得异常强大,开始四处扩张,主要矛头指向南部的希腊半岛。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带领军队进攻希腊各城邦,雅典、底比斯及其他30多个主要城邦组成希腊联军奋起抵抗。双方在底比斯附近的卡罗尼亚发生会战,但希腊联军终因实力悬殊而败于马其顿方阵。战场的失利给古希腊各城邦带来严重的骚乱,最终马其顿控制了除斯巴达以外(斯巴达勇士不是吃素的,战斗力不输马其顿方阵,所以暂时能幸免)的全部希腊半岛,建立了强大的马其顿帝国。

尽管马其顿君主仁慈地对待希腊人,但实行的毕竟是与民主制水火不容的君主制,被征服的希腊人耿耿于怀,对马其顿的统治很是不满。希腊人宁可在自欺欺人的民主政治下受苦,也不愿在和平安宁的君主制下享福。他们企图反抗马其顿的统治,但都被严厉镇压,希腊文明不可避免的消亡了。马其顿帝国取代了古希腊城邦,成为希腊半岛的统治力量。

作者:礼部尚书,鱼羊秘史签约作者。鱼羊秘史经授权发布。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