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思皇后卫子夫,四十余年繁华如云烟,终究尘归尘土归土

西汉有贤后,名为卫子夫。

入汉宫四十余年,身居皇后之位38年,一直秉持良好的品德作风,就算在受到汉武帝万千宠爱的时候,没有恃宠而骄;在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战神屡立战功而备受尊崇的时候,没有藐视法度、胡作非为。

无论地位怎么改变,皇帝给予的待遇如何,她始终战战兢兢地作为自己应做之事,不敢越雷池半步。

不像吕后,一旦登上皇后之位,从此善良、贤惠等等再也与之无关;也不像陈阿娇,看到新人胜旧人,就妒火中烧,不择一切手段想要将失去的荣耀抢夺回来;更不像赵飞燕,肆意妄为、草菅人命,将后宫变为宫女嫔妃的催命场。

她很懂得洁身自好,也有着很高的觉悟,知道自己的一切身份、地位和荣誉,是从哪里来的,更知道一旦皇帝要收回这些荣誉的时候,自己的下场会是怎样。

毕竟,在汉武帝在位期间,饶是皇亲贵戚,失去一切也只是在一句话之间——千古一帝的眼中,只有自己无上的权力,谁敢触犯这种权力的威严,谁就要做好准备接受惩罚。

所以,在她从身份低微的歌女被送进宫里,却在时隔一年多的时间里,被汉武帝遗忘的时候,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

而当她在后来再一次得到汉武帝的临幸,生下一个女儿,尊宠一日胜似一日的时候,她也不因此而开始有意培植自己的势力。

她只是安静地站在汉武帝的身旁,心有欣喜但不作过分表露地,接受这个将要与之过完一生的男子,对自己的宠爱。

哪怕自己的弟弟卫青,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哪怕自己的外甥霍去病,在大漠上威名远扬;她也从不认为这是巩固自己地位的有力筹码。

从她接替陈阿娇登上皇后之位,她每一天都过得很小心,因为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会成为第二个“陈皇后”。

因此,她以枚皋的《戒终赋》来警醒自己,要更加的谨小慎微。正是她的这种态度和做法,才使得她在年老色衰、恩宠不再的时候,依然得到汉武帝的礼遇和尊重。就如同他的弟弟一样,就算身居大将军大司马之位,却始终谨慎如一,得以善始善终。

所以,那个时候的一首《卫皇后歌》,其实对她是很不公平的。她的地位并非自己所追求而得的,她的家族得以显贵,也并非是因为她的裙带关系,而是更多地得益于卫青和霍去病等人在沙场浴血奋战、奋勇杀敌,为大汉朝十数次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而换来的。

若不然,汉武帝就不可能在卫青、霍去病去世之后,在卫子夫年老之后,仍然非常信任她。除后宫诸事为卫子夫职责之内,出巡游幸天下时,亦将少府所掌宫中事由交予其定夺。而归来之时,对于重要裁决的汇报从来没有异议,有的时候甚至连汇报都免去。

只可惜,这位贤后在相伴汉武帝将近五十年后,最终未能陪着走到最后。

卫子夫能够成为皇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陈皇后因巫蛊之事被废除。可谁又能料到,成也巫蛊败也巫蛊,她终究还是成为了第二个陈皇后,在巫蛊之祸中被诬陷,无以自证清白,再加上自己的亲人,基本都死在了这场无端之祸中,早已无所留恋的她,最后便以死明志。

至此,母仪天下38载,陪伴汉武帝49年的卫皇后溘然长逝,曾经的繁华都成了云烟,随风飘散,终究尘归尘土归土。

直到18年后,她的曾孙汉宣帝,才以皇后礼重新厚葬她,追谥号为思,建园置周卫。才告知世人,这位贤后虽然死于无端之祸,但她的品德却不会因此而湮灭,而是会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

就如同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自叙》中,所称赞的那样——嘉夫德若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