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第五名是谁?

刚刚进入21世纪,《中国书法》杂志社就举办了一个活动评选20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经过严格的投票筛选,最后按得票多少选定十位书法家。

这十位书法大家所处的年代,几乎都是从前清到民国,一部分人一直生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

一个动荡的时代往往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因此,20世纪中中国的书法,似乎不能以某种风尚来概括,他们都是灿烂星空中耀眼的明星。正是他们,把中国书法的天空装点得星光璀璨、异彩纷呈。

之前我们回顾了前四名,分别是:

林散之:

依据投票数,排名第五的书法家即是沈尹默。

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浙江吴兴人。

沈尹默是20世纪中国书坛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之一,也是一位学养深湛的著名学者。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曾任《新青年》杂志的编委,提倡新诗写作,于旧体诗也有精深的造诣。

沈尹默作品

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老与鲁迅、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后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1932年因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抗战开始,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邀,去重庆任监察院委员,曾弹劾孔祥熙未遂,不满政府之腐败,胜利后即辞职,卜居上海,以鬻字为生,自甘清贫,足见沈先生高风亮节。

沈尹默作品

沈尹默历任北京大学、中法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他早年学书曾走过一段弯路,陈独秀看到他的字评价为“其俗在骨”,这一正告让他发愤习书,从初唐褚遂良、欧阳询的严谨楷法入手,上溯“二王”,在漫长而艰辛的实践中洗却旧时的陋习。

沈尹默作品

沈尹默先生是陈毅进城后第一位拜访的民主人士,是第一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是周总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历届上海市人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49年后,他先后参加了市政协、市博物馆、市文管会、中国画院、市文联、市文史馆的工作,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主席曾接见过他,对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南海收藏书画集》的第一页乃是沈老写给主席的书法。总理家中和办公室都曾挂过沈老的字。

沈尹默作品

沈尹默的楷书,结体精严,一丝不荷,神韵充盈;行草如行云流水,自然处法度森严,妙造天成。沈尹默精通笔法,他曾深入钻研蔡邕、“二王”的用笔理论,总结出实际而不是虚玄的、系统而不是零碎的运腕理论。

沈尹默作品

沈尹默在笔法、笔势、笔意等书学理论上同样有精深的造诣,写出了不少书论著作,撰写了一系列的书法论稿,他从微观的角度对书法艺术及其技法进行探索,建立了独特的沈尹默书法体系,不断推出新的著述。沈先生化古开今,在传承中创新,在阐释中发展,把笔法问题讲解清楚通透,对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书法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

沈尹默作品

沈尹默对古代书法涉猎广泛,取人所长,碑帖兼收,并为之挥毫不辍半个世纪,晚年几乎失明,写出来的字依然字字珠玑,令人折服。沈氏书艺在海上艺坛被认为是近代书法的开拓者,进而影响了从事书法艺术的几代人。

往期热点头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