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朝政不一定是奸佞小人,刘禅也为他落泪,还追谥他“忠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少不了争斗。

魏国有汝颖士人与沛谯人士争锋,吴国有孙权的儿子女婿大乱斗,蜀国有荆州人、益州人互相掐,其间有一人,陈祗,字奉宗。

陈祗,字奉宗,是蜀司徒许靖的外甥,所以说他是善于拍马屁的小人就省省吧,人家是根正苗红的官二代。

在陈祗的前任董允掌内廷时,可憋死刘禅了,干啥都被说。到了陈祗接替的时候,刘禅仿佛脱缰野马,那叫一个浪。

三国志说他与黄皓互为表里,可是黄皓在陈祗在时也没升过官,反倒是诸葛亮儿子诸葛瞻驸马爷上台时,黄皓才是黄门侍郎。所以,陈祗在时,朝政还算稳定,姜维年年北伐都有成果。什么今天围南安,明天迁三县民,后天出洮水,那叫一个好。要知道,诸葛亮在位都没这个战果。

论朝政,除了因为《仇国论》这个黑点,谯周可没说过什么朝政的坏话。毕竟蒋琬费祎的和平日子过惯了,突然变成战斗年代,谁都会说两句。而陈祗死后,军方与朝廷不和,又是诸葛瞻等人上表夺姜维兵权,又是姜维北伐失利,不敢回成都,才给了魏国机会。

陈祗的历史评价并不高,人们甚至把蜀汉灭亡的原因之一归结于陈祗乱政。然而小编却认为这是有待商榷的。

由于蜀汉人民对诸葛亮的怀恋,每当朝廷颁布比较好的政令措施,即使不是诸葛瞻所提倡的,百姓都认为是他做的。

然而事实上,这些好的政令措施的施行,恰恰出掌握政权的尚书令陈祗。如果他真的是乱政之佞臣,阿谀奉承之辈,那么为啥蜀汉后期依然会有这些好的政策?至于后来的:进入其朝廷,听不到直言劝诫;进入民间,看到的是百姓不得温饱。已经是陈祗去世以后的事情了。恰恰是因为陈祗任期以他出色的政治才华推行好的政策延续了蜀汉的生命力,所以他去世以后人亡政息,蜀汉才日渐衰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