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攻打北京,为何老百姓带路,官员送锦旗?英国人道出真相

1900年是庚子年,在清朝的两百多年历史里,这是一个屈辱的年份。这年,慈禧太后一改对义和团的态度由“剿灭”改为“安抚”,他利用义和团和西方列强们好赌一把。后面发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慈禧太后的这一举动激怒了列强,演变为八个国家组成联军攻打并占领了北京城。

1900年6月17日,联军攻占了大沽炮台,不久占领了天津。随后这支超过两万人的联军向北京进发,危急关头,慈禧太后不但不全力抵抗反而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企图通过谈判向侵略者乞和,可惜以失败告终。8月13日,八国联军攻占通州,当晚俄军抵达北京城下。14日,英军攻破了广渠门,随即其他国家侵略军也进入北京城,北京失陷。

如果大家看过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老照片,就会发现一个让人看起来瞠目结舌的现象:八国联军在攻打北京城时,老百姓有的围观,有的带路,有的甚至帮助联军参与攻城。而官员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后,竟然厚颜无耻地给联军赠送锦旗。面对外敌侵略,应该同仇敌忾,为何当时的老百姓会表现如此的状态呢?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故事。话说春秋时期,鲁国要攻打邹国,可邹国的军队在鲁国军队面前溃不成军,老百姓更是幸灾乐祸。邹穆公非常生气,对孟子说老百姓实在是太可恶了,国家都要灭亡了他们还是无动于衷。孟子则这样回答,“庄稼丰收时你却巧立名目横征暴敛,遇到灾年你却守着粮仓不愿意放粮救灾,不顾老百姓死活。既然国家是你一个人的,国家灭亡跟老百姓有何关联?”

再举一个例子,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舰队在突破虎门要塞,沿着珠江北上时,岸边挤满了数以万计老百姓。据英国方面的记载,中国老百姓以冷漠的神情观看自己朝廷与外夷之间的战斗,当清廷的官船被击沉后,两岸的老百姓则像看马戏地发出嘘声。当时的英军统帅巴夏里看到这样的场景后,十分困惑,问身边的英国买办为何如此?

买办的回答则一针见血,“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你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危急时刻老百姓自然漠然。

参考资料:《八国联军侵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