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市场涨幅惊人,人为还是炒作?

在中国 2500余年的铸币发展史中,钱币铸造大致经历了平板范竖式浇铸、叠铸、母钱翻砂铸造三个阶段。古代铸钱工艺的演进,为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钱币是传承人类文化的最好载体之一,其本身折射出来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值得人们去发掘和解读。

每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都是我们国家成长的足迹,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这些纪念币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这些稀世的纪念币能一睹芳容不容易,能看到一套更是难上加难。

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我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广、影响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民国三年铸造的袁世凯银币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在正面的图案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背面的图案和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

原因很简单——物以稀为贵。

银元的购置力怎么样?自从19世纪中后期中国也先有了国家发行的正规银元以来,直至抗日战争以前,海内物价基本稳定,一块银元可以买100斤大米。虽然条件是没有战乱、没有大的自然灾难的好年份。已往的老百姓不信托纸币,喜欢银元。

1890年(光绪十五年)官方先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颁布银本位钱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现在,银元是近代币珍藏的主要币种之一。中国的银元种类在短短的100多年历史中达600多种。较有代表性的品种有光绪元宝、宣统元宝、大清银元、袁头银元、孙头银元及黎元洪、徐世昌、曹锟、段祺瑞等纪念币和中国苏维埃币等。晚清银元以光绪币为代表,“光绪元宝”的正面有“光绪元宝”字样,字下为“库平七钱二分”,中央有小满文,反面为盘龙,但各省制造的巨细并不统一,珍藏市场上价钱相去甚远。

宣统二年(1910年),政府宣布实行银本位制,单位为元,铸币总厂开铸“宣统年造大清银币”。

1914年,北洋政府铸造袁世凯头像银圆,俗称“袁大头”。流通甚广,大有取代“龙洋”和“鹰洋”的倾向。

但收藏钱币不同,我们生活中基本每一天都跟钱币打交道,不管是在熟悉度和辨识上都能很好的把握,同时门槛不高,而且收藏钱币还有另外一种因素那就是个人的情怀也会包含在里面,因为每一套人民币都见证着一代人的发展历程。

从第一套人民币到第五套人民币,每一套人民币的发行和使用,都见证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这是钱币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同时也是我国发展的最直接的见证者,从钱币身上可以了解当时的人文、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

除了具备以上元素之外,钱币收藏还有另外一种功能,就是收藏投资,为什么有的钱币收藏价值会很高,有一部分是人为的炒作,还有一部分是本身的文化含量,但不管怎么说,钱币收藏本身就是一种保值的收藏种类。根据钱币专家表示,钱币收藏中的投资价值属性,可以看做出是一种收藏的繁衍品,在收藏的同时还具有增值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