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万降卒被坑杀却无反抗,其中原因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战争是矛盾斗争表现的最高形式及暴力手段,是敌对双方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战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战争其实就是自然界中解决问题的最暴力的手段。但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族群,发动一场战争的最根本原因,基本都是为了掠夺资源。

纵观古今中外的战争,处理战俘都是一个难题。战俘是战争的必然产物,但对待战俘的态度,中西方的观念却截然不同——西方人认为,战俘不等于叛徒,也是为国家受苦的人,应该受尊敬;但中国人却认为,被俘就是军人的耻辱,绝对不能屈服于敌人。

正是因为中国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态度,导致战俘的处理问题比西方要麻烦许多。特别是在古代,哪怕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够处理好战俘,经常都是“关着浪费粮食,放了害怕资敌”,所以也就有了坑杀俘虏现象的发生。

在中国历史中,载入史册的将军不少,但鲜有如白起一样能够封神的存在——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降卒,从而获得了“杀神”的称号。可是,白起此举非但没有实现击垮赵国人心理防线的目的,反而让赵国人同仇敌忾,一起奋起反抗起来。

后人在为白起的举动或佩服或谴责时,也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白起就能够将四十万赵军坑杀?面对远少于自己人数的秦军,四十万赵军怎么就不反抗呢?

其实,这种情况在现代战争中更为常见。人们可能都熟悉一个场景:兵败之时,日军为了武士道精神,大多会破腹自尽。但是,即使是这样一群被战争妖魔化的人,在成为苏联的战俘时却很“老实”——五十万人被几千苏联士兵看押,却无人反抗。

既然不反抗也是死,那为什么没人起来反抗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并非无一人反抗,但首先站出来反抗的人都死了,或因畏惧死亡被吓破了胆,或因不想死得不明不白,才会有几十万人被几千人坑杀的情况发生。

再则,没有人去当“出头的鸟”。如果有人站出来号召大家奋起反抗,并且能够躲过看押人的监视,制定出周密的计划,或许就能够成功了。可现实情况是,在战俘中,鲜有这种能够带领大家一起反抗的人,大家都随波逐流,大家都没了勇气。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