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为何必须死?宋高宗为何设局陷害岳飞,岳飞又犯了啥错误?

岳飞为何必须死?我们可以从金国、南宋、岳飞三个方面来分析。

先说金国。岳飞被召回京城不久,便被部下王俊举报谋逆,被大理寺拘押受审。

岳飞会被拘押,深沉原因是因为金国与南宋已经初步达成和议。据说,金国在签署和议时提出了一个附带要求,即将岳飞罢黜或杀死。

在当时,中兴四大名将中,只有岳飞还在带兵,还在抗金前线。其他几人都已经尊奉宋高宗命令,交出兵权,离开军队,在朝廷担任职务。

因此,罢黜或杀死岳飞,能够保证金国的利益。因此,这个附加协定,极有可能是真的。

再说南宋。宋高宗此时已经登基十五六年。与一些读者印象不同,宋高宗的皇位很不稳定。且不说建炎年间一听闻金兵入侵,宋高宗便仓皇逃窜到福建一带避难,便是在南宋内部,也是狼烟四起,各地农民起义,军阀割据势力风气。

为了保住赵宋江山,宋高宗一度下令允许各地官员征召兵马,任命官员,使得从北宋太宗年间便成为虚职的节度使再度成为强大的藩镇势力。

最典型的,就是各种家军、私兵兴起。诸如岳家军、韩家军等等。

宋高宗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聚起一批支持自己的文官武将,逐步荡平南宋内部,方才勉强坐稳江山。

尤其是发生在建炎三年的苗刘之变,让宋高宗对于武将有着天然的恐惧与不信任。因此,一旦时机允许,宋高宗就要夺取武将权柄,将其收归朝廷。

宋高宗对于麾下武将是先礼后兵。他先后给韩世忠、岳飞等提升官职,将他们调到朝廷。像岳飞就被部下称之为“相公”,便是因为岳飞担任枢密使,职同宰相。

像韩世忠,主动交出兵权,加上他在苗刘之变中有过救驾之功,于是宋高宗下令秦桧不得加害韩世忠。

至于岳飞,则屡屡冒犯宋高宗,宋高宗忍无可忍,最终默许秦桧设局杀死岳飞。

最后说说岳飞。

岳飞精忠爱国不假,是超一流军事家不假,不过,岳飞的政治觉悟很低,或者说,岳飞是一个纯粹的武将,不屑于朝堂派系之间的蝇营狗苟。

但是,岳飞晚年,在其他大将纷纷交出兵权解甲归田的情况下,岳飞已然成了一个代号,成了主战派的领袖。岳飞不死,主战派势力就会存在,并且严重威胁到主和派。

我们这里用主和派称呼秦桧等人,而不是用投降派。

事实上,在朝廷中支持主和的,绝不仅仅是秦桧等臭名昭著的所谓奸臣,还包括了一大批同样忠贞爱国的官员。这些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文官,尤其是出身于江南一带文官。

文武官员对于战争从来都有着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看法。

加上岳飞曾经干预册立皇太子一事,又“把持”兵权不肯撒手,在进军、撤军时屡次无视朝廷命令,使得朝廷许多官员对岳飞不满。

因此种种,岳飞之死,绝不简单是“奸臣”秦桧对岳飞的迫害,骨子里其实是南宋绍兴年间的战和之争,背后又牵连武将集团和文官集团的利益纠葛。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岳飞触犯了宋高宗的利益。俗话说,神龙下巴下有逆鳞,人触之必死。宋高宗的逆鳞就是皇权。岳飞的存在已经危及到宋高宗,即便岳飞本无心,宋高宗也必定要将其杀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