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片与中国电影的区别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美国大片,而对国内电影嗤之以鼻,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电影中国产剧简直就是狂编乱造,误导了一大批少年。而美剧在这些方面却贴近现实,注重刻画真实生活!

先来说说国内的电影在写实方面,抗战剧里面著名的手撕鬼子,真是误导了好多少年,把战争电影拍成了娱乐电影,比如小兵张嘎没日本人似乎永远都是那么蠢,连一个孩子都抓不住敢问他怎么越过大洋入侵到中国腹地,而且二战日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刺刀近战都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远远高出同时期的我国士兵。抗战老兵回忆一个日本兵可以刺死三道四个中国士兵,而远远不是影视所写!

不注重细节影片里面的日军几乎就会一句哈依八格牙璐。其他全是中文,难道日军都是中文系毕业的吗?而且士兵打仗身上干干净净,难道那时候就有自动洗衣机吗?那个年代的布料质量并不好,褪色很严重,妮子军装非常少,打了八年的鬼子衣服都不来掉色的。亮剑算是比较好的抗战剧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李云龙在淮海战役中与楚云飞激战数天,野战军司令说用四个炮团五吨弹药换下李云龙,这五吨弹药竟然打了十分钟而且还能炮火延伸,四个炮团,就算两百门大炮。五吨弹药,每发炮弹就算30kg,一共不到200发2平均一炮不到一发,竟然把楚云飞炸成狗了!!!!机枪就更不用说了就不来换弹夹的,无限子弹啊!!!看看美国电影就不一样,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很真实几乎还原了整个战场。

中国电影从来不思考,也许是不屑于思考。就那么老女人的缠脚带,又臭又长拉开拉长,甚至都不带弯儿。看得憋气不说,还严重束缚下一代的思维发展。所以,任何中国电影,一律不可能跟惊险、刺激、奇诡沾上边儿,乏味之至。这也许跟中国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链上的畸形儿有关,它乏“资”环;而且襁褓期、婴儿期、童年期特别长。美国电影则思考比铺陈多得多,强调的是人的思想。

中国电影刻画的大部分都是领导,我们的开国元帅演了个遍,但是对士兵刻画几乎没有,当然过去的电影有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而新时期的电影根本没有,抗战剧泛滥,大都在描述领导多辛苦机制勇敢,如何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个伟人。美国则相反刻画的都是普通士兵,像拯救大兵瑞恩,钢锯岭都是普通的士兵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你我他。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美国精神!美国似乎在教育国人平凡的人可以有着不平凡的事迹,市井小民一样伟大!就像那句爷孙告白一样:“爷爷你是英雄吗?”“爷爷不是英雄!但是爷爷曾经和英雄一块战斗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