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三支起义军,朱元璋论实力仅排第二,却最终夺取了天下

元朝末年,大大小小的起义军数不胜数,而元朝内部也忙于争权夺利而无心平叛;与其他任何朝代的农民起义军模式一样,当各自实力发展到瓶颈的时候,难免就要开始互相攻伐了,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天下诸多起义军中,最强大的仅剩三人。

这三人分别是陈友谅、朱元璋和张士诚;论地盘和实力,陈友谅拥兵应该是超过百万的,按照刘伯温的说法:“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而且陈友谅在牵制了大半元朝兵力的情况下,还能率六十万军队和朱元璋决战鄱阳湖,可见非同一般。

而张士诚,虽然在三人中地盘最小,但却是最富有的,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之说。富有就代表不差钱,这有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而朱元璋,论实力不及陈友谅,论财富不如张士诚,为何最后偏偏是朱元璋夺得了天下呢?一曰天时,二曰地利,三曰人和;而朱元璋偏偏这三样都有。

先来看看天时,陈友谅建国即位之日正巧遇上大风大雨,群臣们排列在沙岸上向他道贺,没能按礼仪行事;这就是所谓的上天都不庇佑陈友谅,也实在是因为陈友谅杀戮太多,且得位不正的结果,连上天都不庇佑,谈何争夺天下?

而朱元璋采纳谋士朱升的平定天下战略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因而避免了过早的和蒙元主力交战,虽然仅仅只有九个字,却是朱元璋夺取天下的关键,关键的时候,还是要低调,才能扮猪吃老虎啊!

而张士诚运气则是最差的一位,张士诚在与弟弟张士德、张士信率盐丁起兵,攻下泰州、兴化、高邮等地后不久就在高邮称诚王,国号周,并率军渡江攻取常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

建国过早,又和蒙元主力最接近,当然犯了蒙元的大忌,面对凶猛的平叛大军,张士诚败了,败得都毫无悬念,被迫降元;但不久后又公开反叛元朝,继续扩占土地,割据范围南到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西到安徽北部,东到海。

再来看地利,这是三人中最关键的;陈友谅虽然地盘大,但却处于四战之地,蒙元用大半的兵力剿灭陈友谅,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也幸得陈友谅也颇有能耐,不仅能坚持下来,还能东拼西凑六十万大军去进攻朱元璋,但是水军,不是看谁兵力多就能赢的。

而朱元璋西面有陈友谅做屏障,而北面有张士诚抵挡,与蒙元实力交错的地方并不多,而且都不是很强,压力极小,因而能实施“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兵精粮足富足安康啊。至于张士诚,虽然富有,但是地理位置却是最差的。

最后就是人和了,陈友谅和张士诚都建国称帝过早,建国称帝有利有弊,陈友谅还有这份能耐,但是张士诚则是悲催了;而朱元璋的战略是最完美的,等蒙元反应过来的时候,朱元璋势力已经是一统半壁江山的庞然大物。

朱元璋低调发展多年后,在与陈友谅的鄱阳湖一战中,近乎全歼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并射死了陈友谅,然后一举吞并了陈友谅的全部势力,将“快、准、狠”完美的演绎了出来;而张士诚根本没消耗朱元璋什么心力,直接碾压过去就灭了……

在吞并了陈友谅这个最强大的政权和张士诚这个最富有的政权后,在诸多农民起义军中,朱元璋已经没有了对手,顺手就让汤和把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给灭了;在完成这一切之后,朱元璋又命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个左右手率25万大军北伐。

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对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

北伐大军按计而行。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潼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朱元璋的军事能力如何,如果说常遇春是第一名将,那徐达就是第一名帅,而朱元璋则是第一战略家。

在完成这一系列的战略计划后,朱元璋方才登基称帝,建国大明,建国后不久,又把元朝大都给拿下了,同时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纵观朱元璋的一生,看似奇迹,但是一切又都像是早就谋划好的,比如势力的选址等,不得不佩服,千古一帝中,应该加上朱元璋的名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