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午节谈中国文化海外推广

时光如白驹过隙,马上又是一年端午节。今天,畅读想跟各位谈一谈端午节和中国文化海外推广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起源于中国的正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快乐

既然这么重要,我们肯定希望外国朋友了解端午节。不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真正想向海外推广需要讲求方式方法。如果我们一上来就给外国朋友讲端午节的历史,外国朋友很可能会感觉难懂或者枯燥,这样就会导致中华文化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怎么办呢?古人讲过一句至理名言,民以食为天,吃是无国界的,四海之内,所有人都离不开一天三顿饭,面对美食都会不由自主的口咽唾沫,两眼放光。好的,说到这里,我们向海外朋友介绍端午节的方法来了,先上盘粽子,甭管它是鲜肉粽、八宝粽、菠萝粽、蜜枣粽、红枣粽,还是葡萄粽、豆沙粽、枣泥粽、火腿粽、咸蛋黄粽,怎么好吃我们怎么招呼。吃着粽子,感情上自然而然就拉近了,我们就可以从粽子的做法、来历讲起,慢慢提及端午节。吃完粽子,一定要带上外国朋友去参加端午节标志性活动-赛龙舟,看着热火朝天的龙舟竞渡场面,我们可以慢慢讲一讲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投身于岳阳汩罗江),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岳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通过这么一番实地教学,外国朋友即使不能理解端午节的历史故事,至少可以对端午节的两个标志性内容牢记于心了。

屈原与粽子

在推广其他类别的中国文化时,也可以考虑采用上述方法。要传播中国文化,首先要引起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而接触中国文化初期的简单易懂更易上手可以充分鼓励外国朋友建立起对了解中国文化的信心。美食和文化活动是当仁不让的二剑客,可以轻松刺穿不同文化之间的藩篱,使各国人民手牵手心连心。在成功引起外国朋友对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后,再慢慢穿插着讲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历史,中间继续穿插各种简单易懂的活动,最终将可以收获较好的效果。

弘扬传统文化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愿中国文化深入世界各国人民的内心深处,搭建起友谊的桥梁,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心心相通,天下大同。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