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诗词作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稳居同类题材作品排行榜榜首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淮海居士秦观,字少游,出自苏轼门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称赞他有屈原、宋玉之才,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秦观诗词文章皆出色,尤其以词作闻名于世,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

古往今来,写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诗词不计其数,单是名家的作品也有数十首之多,然而秦观这首《鹊桥仙》一问世,无论前人还是后世,所有其他作者鹊桥题材诗词皆黯淡无光。

其他作者描述鹊桥相会,无外乎强调佳期苦短,而秦观则另辟蹊径,从相反的角度入手: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他认为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如果两个人情深意长,何必非要每天相守呢?

苏轼门生尚且如此出色,一首《鹊桥仙》一千多年来稳居七夕题材诗词排行榜榜首,当老师的自然也有得意之作。中秋时苏轼和友人欢饮通宵达旦,大醉之时留下千古绝唱,强势霸占中秋题材诗词NO.1的位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诗人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能让诗仙李白为之搁笔,也可谓绝无仅有。

李白登黄鹤楼,正是心潮澎湃,文思汹涌,酒过七巡有一种“此时此刻我想吟诗一首”的冲动,刚拿起笔,抬头看到崔颢题的这首诗,顿时搁笔叹息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前头。“

尽管如此,李白还是仿写了几首描写黄鹤楼的诗,但是和崔颢一比较,不怎么好意思拿出手。不过,作为“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的诗作称为千古绝唱的简直数不胜数,比如他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绝句就脍炙人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基友之别的送别诗,李白还有一首被千古传唱。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别基友和送别情郎,那心情绝对不可同日而语,送别情郎的诗,其中佼佼者当数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对女性细腻情感的表达,简直和女词人李清照不分伯仲。使笔者忍不住想问诗人:李哥,请问您贵性?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