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拾得传世玉玺,上交博物馆获奖20元,44年后再得杰出证书

“授命于天,既寿永昌”,这是段刻在传国玉玺和氏璧下的字。在朱家溍《明清帝后宝玺》里记载:玉玺,专业称谓:宝玺。宝玺者何?皇帝所佩曰玺,臣下所佩曰印。无玺书则王言无以达四海,无印章则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于所属,此秦汉以来之事也。

玉玺代表皇帝权利的象征,那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有玉玺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位比“一代女皇”武则天还早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那就是

吕雉(汉高祖刘邦皇后),在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太子刘盈还未成年,吕后称制,军国大政一肩挑,有了自己专用的玉玺,而这枚玉玺也被带进墓陵,成为陪葬品。然而这枚玉玺成为现在陕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这是跟普通文物一起出土然后进博物馆的吗?不是哩,其中还有段故事哩。

在1968年9月的一天傍晚,小学生孔忠良正放学回家,沿着渭惠渠边的路走到狼家沟,在夕阳的照耀下看到有个东西金光闪闪,好奇的孔忠良便当作是一玩具便带回家去。洗干净给父亲孔祥发看后,随后一起带到陕西博物馆,后经过馆内的考古专家仔细查看后,十分欣喜,对着孔祥发父子说道,“这可是件大宝贝,你们立功了!”因宝物的珍贵,父子两决定上交博物馆,后赠予父子俩人二十元,作为回家的路费。

在44年后,也就是2012年,当年的小学生孔忠良也已老矣,陕西博物馆为感谢当初孔忠良的贡献,被评为“遗址保护作出杰出贡献”的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如今,这枚玉玺作为陕西博物馆镇馆之宝,已经禁止出国展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