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无名狱卒 善心救了个死囚婴儿 没想到后来却成为汉朝皇帝

公元前91年,汉都长安发生“巫蛊之祸”,汉武帝宠臣江充利用查案之际诬陷卫太子刘据,迫使其起兵讨伐江充,不料刘据兵败,被迫自杀。

巫蛊之祸

人死不能开言,江充便乘机进谗言说卫太子起兵是意图谋反,汉武帝盛怒之下,丧失了判断力,于是严令深究卫太子及其党羽。卫太子全家被抄,妻儿家仆皆押入天牢等候问斩。

丙吉便是在这一年调入长安,奉命看管死囚。

死囚之中有个婴儿,刚过满月,因为受此牵连也被关入了大牢。丙吉在一次查房时发现了他,细问之下获知这个婴儿竟是卫太子的孙儿,也就是汉武帝的曾孙。眼见小婴儿由于长时间哭泣缺奶已是奄奄一息,善良的丙吉于心不忍,于是就暗暗自在牢房中找了两个刚生育还有奶水、人又忠厚谨慎的女犯人轮流喂养这个婴儿。之后丙吉还给小婴儿找了一间通风、干燥的牢房,并从家中拿来被褥棉枕给他使用。

在接下去的几个月里,丙吉每月得到俸禄,就先换来米肉供给牢房中的小皇曾孙。他坚持每天检查婴儿的生长情况,轻易不让他人惊扰孩子。有时候,生病不能当班,丙吉会嘱咐家人每晚去探望小皇曾孙。

丙吉画像

然而监狱条件毕竟恶劣,刚出生的皇曾孙身体孱弱经常得病,甚至多次有性命之险,丙吉都及时地命委托狱医诊断,按时给孩子服药,才使孩子转危为安。

丙吉的俸禄原本就不宽裕,现在又要照顾一个体弱的婴儿,还要顾及两位奶妈的营养,他捉襟见肘,但却并没对此有半句怨言。两位犯人奶妈见丙吉对这位罪犯婴孩如此用心,心中也是深为感动,于是也更加用心的照顾这个孩子。就这样,可怜的孩子在狱中竟然奇迹般地成长起来。

当丙吉在监狱中细心照顾尚是犯人的皇曾孙的时候,监狱外的“巫蛊之祸”还在继续,连年不绝。小皇曾孙已5岁了,却还从来没有离开过监狱的高墙。丙吉觉得将孩子终身养在监狱中终究不是办法,就试探着请高官贵人收养这个孩子,好给他一个正常成长的环境。然而这些高官显贵们一听说孩子的来历,都避之不及,竟无一人敢于收养。没有办法的丙吉只好继续照顾着小皇曾孙。

在小孩子又一次大病痊愈后,丙吉看着体弱多病的小皇曾孙,于是替他起了名字——病已。意为孩子已经病好了,以后也都不要再遭此灾难了。

公元前87年1月,汉武帝生了重病,往来于长杨、五柞宫殿之间调养。江充想在汉武帝病重间再次兴风作浪,于是指示主管祭祀的官吏上书汉武帝,说长安监狱中有天子之气冲击了皇气。多疑的汉武帝听言便遣派使官,准备将长安监狱中的犯人全部杀掉。汉武帝希望通过这种极端做法来清除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一切事物。

内谒者令郭穰连夜赶来监狱告诉丙吉,要执行皇帝的旨意。丙吉听明意图,竟是要杀全部犯人,于是命令关闭监狱大门,拒绝使者进入。他隔着墙壁高喊:“吾皇曾皇孙在此。其他人因为虚无的名义被杀尚且不可,更何况这是皇上血脉相承的亲曾孙子啊!”

双方对峙到天亮,郭穰始终没有踏进监狱半步。见丙吉意志坚定,他只好返回宫中将情况报告给汉武帝,并弹劾丙吉抗旨不尊。汉武帝听完之后,头脑反而比往日清醒了许多,叹气道:“这也许是上天借丙吉之口来警示我吧!”

汉武帝没有追究丙吉的罪过,也没有继续执行全杀犯人的旨意,相反,他却宣布大赦天下。丙吉所在监狱一下子就空了。刘病已的两位犯人奶妈也分别回了老家。刘病已也不再是犯人了,可以做一个自由的普通百姓,算是真正脱离虎口了吧。接着,稳了心的丙吉便准备给刘病已找一个合适的归处。

经多方打听,他终于找到刘病已的父亲史皇孙刘进的舅舅史家。史家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卫太子刘据,就是史良娣。当时史家还有刘病已的舅曾祖母贞君和舅祖父史恭,一家人住在长安近郊的杜县。丙吉便把刘病已送到杜县史家。史恭见到这个已逝外甥的儿子,悲喜交加,于是从丙吉手中接过了这抚养的人物。史家老太太更是对刘病已异常疼爱,不顾年老体衰亲自安排他的生活。

转眼又过了几年,日渐年迈的的汉武帝终于知道了“巫蛊之祸”的真相,清楚了儿子刘据的苦衷与冤情。他悔恨不已,下诏罪己,开始亲自平反案件。作为卫太子膝下唯一还在人世的孙子,刘病已的命运也开始改变。

公元前87年3月,临终前的汉武帝下诏令主管皇室族系的官员刘病已的名字重新载入皇室的牒谱,至此正式恢复了刘病已的皇室成员身份。

汉宣帝刘询

公元前74年,汉废帝刘贺被废。霍光等大臣将刘病已从尚冠里住处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随后即皇帝位。

刘病已登基后改名刘询,史称汉宣帝,被誉为西汉王朝的“中兴之主”。

狱卒丙吉,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就这样成就了汉朝一代圣主,也给后世留下了“丙吉护储”的美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