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下令射杀张颌的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被别人算计了

东汉末年,金戈铁马,铁戟倚天,满城烟沙,话说自古治世出能臣,乱世造英雄。人们说起乱世总必谈三国,可见三国之乱,尤为甚载。但正是三国的混乱之极,催生了这造就英雄与传奇的时势。蜀汉自有五虎上将之力,曹魏便有五子良将之勇,东吴却有五君之谋。而接下来要说的张颌,便是这曹魏五子良将之一。

张颌,既然能被称为五子良将,那其定是有勇有谋,在官渡之战时投曹,曾随曹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有江陵破吴、街亭败蜀之功。张颌因他的才能与赫赫战功得到曹魏朝廷的重用,但也正是因为他的才能与战功,使他被曹魏重臣司马懿视为篡权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一直想夺取曹魏江山的司马懿时刻谋算着:如何除掉这个障碍呢?

太和五年,诸葛亮第四次出师北伐曹魏。曹魏诏命张郃统领众将迎击诸蜀军,而司马懿为主将,即张颌的上级。张颌英勇善战、所向披靡,诸葛亮只好暂退祁山,养精蓄锐。随后,令诸葛亮惊讶的是,往常善于用兵张颌却又追杀蜀军至木门谷,欲与蜀军再次交战

诸葛亮顿时不解:张颌为何此时贸然追击呢?虽是百般疑惑,但也只好兵来将挡,再解天囊,施计与张颌再战一次。诸葛亮自是用兵神才,设计与贸然追来的张郃再战。最后,不出孔明意料的,张颌右膝中箭,随即阵亡。当张颌倒下的那一刻,诸葛亮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中了司马懿的计谋。

三国鬼才司马懿,其计谋多变,却心狠手辣,身为曹魏重臣,一直有篡取曹魏政权的心思。司马懿的篡位之路虽然漫漫悠长,却早已经营多年,用计无数,而张颌之死,正是司马懿所施计谋之一。《魏略》有载,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蜀军,张颌乃一表忠臣,自知军令不可违,只好舍身奋战,最终于木门被飞箭射中身亡,就这样,五子良将又失一员。

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司马懿的计谋,原来,连手握天机锦囊的诸葛孔明也只不过成了这一场计谋中的工具。在张颌死后,朝廷赐于他谥号“壮侯”,张雄(张颌四子之一)继承了他的爵位,但曹魏的军兵大全已旁落他家。张郃戎马一生,征战数载,屡立战功,明帝曹叡授其食邑,封其四子为列侯,赐给他的小儿子关内侯的爵位。

然而,封爵赐谥又有何用呢?曾试想:张颌并不鲁莽,是否已经想到司马懿之心呢?为何不抗司马懿之令呢?再试想:司马懿最终还是成功借诸葛亮之刀杀张颌,这不正是司马懿老谋深算之处吗?

张颌已故,名将与功名都做了土。曹魏的政治大厦最终还是少了一根顶梁柱。诸葛亮与司马懿都有过人的智慧,一个想扶持汉室复兴,一个却想夺权立帝,乱世是残酷的,两国必有无数战争,而诸葛亮也通过数次与司马懿的交战,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对手——司马懿竟是如此老谋深算、心狠手辣之人。同为两国军事首脑,司马懿对于诸葛亮来说,绝对是一个旗鼓相当又最难对付的人。

多年后,天下已无汉室之说,东吴已为中原之属。多年后,再回首。当年曹魏之地早已为司马帝王之家。西晋已经踏上了历史的年轮。不得不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为子孙的江山做好了铺垫,而司马炎正是那胜利的开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